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蚜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1.古今异义 (1)褊躁多自用意..。 古义:固执。 今义:用心、企图。 (2)豁然不惑..。 古义:不再疑惑。 今义:四十岁的代称。 (3)闭关..读书。 古义:闭门。

1

今义:指闭塞关口,不与外界往来。 (4)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宜野人..乘蓄。 古义:隐士,山野之人。

今义:①未开化的人。②指性情粗野的人。 2.一词多义

(1)所???

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处所、地方,名词

(2)去???

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距离,动词??舍主者而去.:离开,动词

(3)遗

???懵然若有所遗.:遗失,动词??襄阳太守李憕见遗.

:赠送,动词

?(4)释?

公执释.典不屈:佛家?折其楚乃释:放下,动词?.

?与吴兴释.

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和尚,名词

?(5)以?

故特以.相赠:把,介词?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用,介词?.

?以.门人之伯主焉:让,介词

3.词类活用

(1)常扁舟..

往来山寺:名词作状语,坐着小船。 (2)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均为名词作状语,用手杖;用手。 (3)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 (4)因倦.所役:意动用法,对……感到厌倦。 4.文言句式

(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结庐于苕溪之湄: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苕溪之湄结庐”。 (3)常扁舟往来山寺:省略句,“来”后省略介词“于”。 (4)故特以相赠: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5.翻译下列句子

2

(1)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译文:常常坐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携带的只有纱巾、藤鞋、短衣、短裤。 (2)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译文:(这头牛)适合山野之人骑乘和蓄养,所以特地把它赠给我。 (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译文: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就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羞耻。

一、结构图解

??2.交游不俗,情趣高雅

半生经历?3.少年求学,历经磨难

4.结交朋友??5.所著作品

二、中心主旨

1.个性偏执、行为怪异

陆羽通过为自己立传,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突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表达了自己因遭遇坎坷而内心悲苦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心。

3

1.作者的外貌、口才怎样?但他却又自比王粲、张载等人,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此外,还写了作者的哪些性格?作者有没有在传中美化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此外,还从几个侧面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的个性:“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意有所适,不言而去”,“又与人为信……而不愆也”等。客观介绍,“不虚美,不隐恶”,寥寥数笔,性情毕现。

2.第二段在文中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种构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作者29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事迹,而侧重于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解释。

4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危:端正 B.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或:有的人 C.自九岁学属.文 属:写作 D.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育:接受教育

答案 D

解析 育:抚养,养育。

2.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谓生多瞋。又与人为信.。 A.信.而必达 B.自可断来信. C.余固笑而不信.也 D.低眉信.手续续弹答案 A

5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蚜

第7课陆文学自传1.古今异义(1)褊躁多自用意..。古义:固执。今义:用心、企图。(2)豁然不惑..。古义:不再疑惑。今义:四十岁的代称。(3)闭关..读书。古义:闭门。1今义:指闭塞关口,不与外界往来。(4)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23q7teyp02tjb2ixwe3xy6q955i0014v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