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检测]
1.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为H2O和CO2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 ) A.制造了有机物 C.释放的氧气来自H2O 答案:C
2.(原创)给予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薄膜适宜光照,发现能够使蓝色的染色剂DCPIP被还原成为白色,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氧气 B.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ATP C.类囊体薄膜含有光合色素 D.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NADPH
解析:选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产生的NADPH具有还原性,D正确。
3.(2019·青岛质检)下图表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相关代谢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关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利用了根系吸收的水分 D.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A.过程①表示光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物质A表示O2,物质B表示CO2
C.过程②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D.过程②的两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过程①产生的NADPH和ATP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过程①②分别表示光反应和暗反应,反应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物质A、B分别表示O2和CO2。光反应能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过程②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其中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①过程产生的NADPH和ATP。
4.(2019·湖北武汉二中高一期末)下列化合物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化合物 ATP 酶 叶绿素 主要生理作用 参与CO2的固定 催化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 捕获光能
D H2O 参与O2和(CH2O)的形成 解析:选A。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A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叶绿素的作用是捕获吸收光能,C正确;H2O参与光反应中水的光解生成O2和NADPH,NADPH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生成 (CH2O),D正确。
5.(2019·鞍山高一检测)下图表示在夏季的某一个晴天,某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含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天,此时细胞中C5、C3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哪一段( )
A.c→d段(X)、b→c段(Y) C.d→e段(Y)、c→d段(X) 答案:D
6.下图表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B.b→c段(Y)、b→c(X) D.d→e段(Y)、d→e段(X)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光反应是在__________上进行的,暗反应是在[ ]__________中进行的。
(3)光反应的生理意义是:光反应所产生的[③]________和[ ]__________是暗反应所必需的。
(4)暗反应包括[⑥]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解析:(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光反应中吸收、转化光能。(2)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3)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将用于暗反应。(4)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
答案:(1)② 类囊体的薄膜 (2)类囊体的薄膜 ⑧ 叶绿体的基质 (3)NADPH ④ ATP (4)CO2的固定 ⑤ C3的还原
[课时作业]
1.(2019·成都高一检测)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的某种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参加反应的水 B.图中②上有光合色素 C.图中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图中的NADPH和ATP用于固定CO2 答案:D
2.在适宜条件下,小球藻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H2O)的转化,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消耗ATP和NADPH C.不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 D.产生一种五碳化合物 答案:C
3.对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NADPH的含量将上升 B.图中①为O2;②为ATP,只能用于C3的还原
C.若用3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三碳化合物→糖类
D.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解析:选C。A项中停止CO2供应,暗反应停止,短时间内消耗的NADPH减少,而光反应不断生成NADPH,导致NADPH含量上升。B项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C3的还原。C项中H元素转移途径为H2O→NADPH→糖类(+水)。D项中由于类囊体的存在,故为真核生物。
4.(2019·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正确的是(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
示不添加)( )
试管 甲 乙 丙 丁 叶绿体结构 类囊体 基质 基质 基质和 类囊体 光照 + - + + CO2 + + + + 18ATP、 NADPH - + - - 五碳化合物 - + + + A.甲试管可得到18O2 B.乙试管可得到18O2标记的葡萄糖 C.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 D.丁试管可得到18O2和葡萄糖 答案:B
5.(2019·成都高一检测)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因为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 A.光、NADPH C.ATP、O2 答案:B
6.(2019·河北邯郸高一期末)植物叶肉细胞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催化二氧化碳固定的酶。关于这种酶推断错误的是( )
A.该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B.该酶经高温处理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变为紫色 C.该酶能催化二氧化碳与C5反应生成C3
D.该酶的组成单位氨基酸主要由植物从外界吸收来
解析:选D。二氧化碳的固定属于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与C5反应生成C3,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C正确;该酶为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虽然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变性失活,但仍然具有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变为紫色,B正确;植物为自养型生物,所需的氨基酸等有机物主要来自自身的合成,D错误。
7.(2019·长春调研)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形成超氧化物,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细胞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到抑制
B.类囊体受到破坏 D.DNA受到破坏 B.ATP、NADPH D.ATP、H2
解析:选B。根据信息紫外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形成超氧化物,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又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下,光合作用能
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最可能是类囊体受到破坏从而抑制了光反应,B正确。
8.(2019·河南商丘九校联考)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向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答案:B
9.(2019·河南洛阳高一期末)如下图所示,甲是绿色植物在有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O2的实验装置图;乙、丙、丁是另外三个实验装置图。欲验证绿色植物是否在有光照条件下释放出O2和验证在有光照条件下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O2,对照实验装置图依次是( )
A.乙、丁 C.丙、乙 答案:B
10.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乙、丙 D.丙、丁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
解析:选D。结构A为类囊体薄膜,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能把光能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从暗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 →C3→甲。光合作用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被细胞呼吸所利用。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被C5固定形成C3,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C3的生成量减少,而其消耗量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减少。
11.(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末)研究光合作用的Calvin等人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离放射性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同步作业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