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 姓名 职务(工种) 成绩
分)603分,共一、选择题:(每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B)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作业1.高处作业是指在基准面在( A. 1米 B. 2米 C. 3米(B)
)开始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
日.2001年11月1A 年B.200211月1日 年11月1日C.2003(C)
3.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的方针。 安全现场管理为主,安全检查为辅A. 领导安排为主,现场整改为辅B.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4.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的内容是什么?(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四条禁令”A.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B.
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操作,违反安全条例C. 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5.《安全生产法》规定,(B) )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况时, A. 先告诉领导后 有权B. C. 无权,) (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员工在作业过程中,规定,《安全生产法》.6.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C) 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B. 服从管理程
C.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7.什么是高压电?(A)
A.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B. 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220v以上者 C. 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380v以上者 8. 致人死亡的电流值是多少?( A) A. 0.1安培 B. 0.5安培 C. 1安培
9. 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A )
A.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 B.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的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入厂前三天的安全教育;C10. 如果某处发生电气火灾,最好选择( A )灭火。 A.干粉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用水
11. 生产现场要留有足够宽的安全通道是为了(A)。 A.特殊紧急情况下方便应急 B.方便职工上下班 C. 整齐划一
12.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C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C. 13.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内容是( C )。 A.领导、设备、气候、现场原因不清不放过 B.操作者、设备、现场管理责任原因不清不放过
C.事故原因没有调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事故再发生的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14. 人触电后,应首先(A)。 A.切断电源
B.移去触电人员身上的电源 C.设法将人移到安全地方 D.做人工呼吸
15. 人员触电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时应(B)。 A.用两方法做人工呼吸
B.始终用一种方法做人工呼吸 C.间断做人工呼吸
D.确认可脱离危险时再做人工呼吸 16. 电器着火时,应首先(B)。 A.选择灭火剂类型; B.切断电源;
C.停止使用电器; D.将电器移到安全地方
17. 电器着火时,不能使用的灭火器类型是(C)。 A.干粉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1211灭火器
18. 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C )。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高挂低用C. D.低挂低用
19. 上锁挂签是一个( A )。 A.安全措施 B.作业许可 C. 工作安全分析
20. .应急反应计划是通过(A )。 A.风险分析提出的
B.安全管理要求提出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在下面各题中,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不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
1. 隐患整改是生产班组安全全活动的内容之一( )。 答案:√
2. 企业工会无权参与安全生产“三同时”的监督工作,是安全部门的事情( )。 答案:×
3. 只有职工可以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无权参加工伤保险( )。 答案:×
4. 安全生产法只能适用于国有企业( )。 答案:×
5. 新工人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就是上岗前的三天教育( )。 答案:×
6.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造成事故的物质条件( )。 答案:√
7. 公司的安全文化是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 答案:√ 。) (设备和生产过程设施、危害可能来自日常生产活动和所使用的材料、8. 答案:√
9. 预防措施是为了预防不符合的再次发生所制定的措施( )。 答案:×
10. 安全生产“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使用( )。 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什么叫危险源?
答案:可能导致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 安全生产五个清楚指的是什么?
答案:清楚本岗位职责、清楚本岗位操作规程、清楚身边的危险源、清楚身边的隐患及控制对策、清楚事故应及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