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B【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7. 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模式的内涵。
18. C【解析】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19. A【解析】评估性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20. 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1. D【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2. D【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人们认出“一面红旗”是对“红旗”的颜色、形状等属性的整体的感知,因此是知觉的活动过程。 23. D【解析】如果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则出现了刺激的分化。分化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让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就是培养学生对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24. A【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25.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 C【解析】《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由此可知,针对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就需要通过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进行解决。
27. B【解析】美育的间接功能或附带功能、潜在功能,具体来说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
28. B【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29. D【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由此提出的教学原则是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30. 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解析】“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 2. AB【解析】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就是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
3. BC【解析】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不分化的,比较广泛,对不同学科的分化性兴趣是逐渐产生的,而且容易偏科,不稳定。同时,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4. CD【解析】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即是同化性迁移。
5. AB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
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三、辨析题
1. 考试时,简单熟悉的知识却想不起来。这可以用遗忘的消退说来解释。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压抑(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考试时,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属于这种类型。 2. 幻想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幻想是有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科学幻想和理想是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3. 有人认为,教学与教育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学与教育是不相同的。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 为什么要热爱学生?
(1)师爱是教师接纳、认可学生的心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2)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3)师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4)师爱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 2. 简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1)共享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实效性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 3. 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2)损害行为必须违法;(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 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五、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 (1)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感觉与感受。材料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小男孩儿的具体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小男孩儿的自尊心,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在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在于构建学生主体。所以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像材料中的教师那样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
(3)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上,所以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的教师在听到与众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理想”之后,并没有鼓励学生,反而是对学生的“理想”进行了批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 (1)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音乐老师针对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警告,而是循循善诱,引导他加入乐队学习打鼓。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材料中的音乐老师能够从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中看到学生有打鼓的潜质,说明该音乐老师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学生,能够发扬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材料中的音乐老师提出让学生到乐队当鼓手,同时提出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这体现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自觉,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3. (1)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
(2)甲老师的做法不是太好。严格要求学生虽然有必要,但一定要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相结合,虽然该班的成绩不错,但是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3)乙老师的做法非常好。他能够经常表扬学生,给学生发小红花,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很优秀、非常棒,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积极的期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我国古代朱熹是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 C【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注意的品质逐渐提高,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都高于男生。
3. A【解析】教育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有的称为教育行政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教育部制定颁发的,属于部门教育规章。
4. C【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5. C【解析】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显然,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但在个体差异上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晶体智力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些人甚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6. A【解析】想象的道德情感是指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题干描述的是想象的道德情感。
7. B【解析】从个体思维发展的经历来看,儿童总是先发展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8. B【解析】略。 9. A【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10. 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 11. 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为塑造的概念。 12. D【解析】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两全”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3. A【解析】后进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尊心不适度,学习积极性又不高,所以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14. B【解析】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
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5. 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6. 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
17. A【解析】唐朝的“六学二馆”在入学方面针对不同阶级的人群有不同的规定,这鲜明地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18. C【解析】详见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19. A【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20. C【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班主任的权威、权力和地位,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2)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21. 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是事物具体的形象,它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储存。
22. C【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23. A【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24. A【解析】行政处分是由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对其所属人员予以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等。
25.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6. C【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这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27. C【解析】略。 28. C【解析】“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者积累的有效经验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29. C【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30. A【解析】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 ABD【解析】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分为两部分:一是教育学学科的建立;二是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夸美纽斯、卢梭是教育学学科建立阶段的代表人物;而杜威与赫尔巴特则是规范教育学阶段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属于教育学萌芽阶段。
2. ABCD【解析】群众性活动的方式有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活动,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活动,社会公益劳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 3. BCD【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
4. ABCD【解析】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和个人效能感原则。 5. AB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
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 三、辨析题
1. 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2. 教学就是上课。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因此,把教学等同于上课的说法是错误的。
3.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是指不一定要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德育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2.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 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4.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五、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制约学生的主动性。相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材料中的王老师在实施“新规定”之前,通过让学生重复抄写生字20遍甚至30遍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但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时的王老师只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所以教学未取得良好效果;后来实施了新规定,不再让学生抄写生字,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记忆生字的方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提高了。这说明实施“新规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最终使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迅速时期的人,他们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此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作为教师,要知道虽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者。忽视学生主动性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那么这将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的王老师的“新规定”符合学生的本质属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重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