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刘洪娟 教学设计
单位 淄博十一中 教学主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是前面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延伸,也是后面中国改革开放部分的知识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学习时对建国后的这段历史有过简单的了解,但是理解深度不够,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脉络。而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的感受比较遥远,没有形成深刻认知。 三、教学目标 识记一化三改,中共八大,三面红旗,国民经济的调整,三个时期的经济建设成果等基础知识。通过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相互协作学习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立足于“站在高处看历史”的观点,先用学案式导学法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整体认识,按照教学中对知识点的“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突破”的原则,采用问题式方法驱动,辅助教师讲授法来进行点拨,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来进行重难点突破。 学生先提前做预习学案,对知识整体有个宏观认识,再通过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来掌握知识内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信息技术支持(资(如:导入、讲授、复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源、方法、手段等) 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提前下发导学案,让第一小组:负责通过课前的各种资课前准备 学生填写,同时把学整理本课中各料的收集以及导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个历史时期重案的填写,目的是别给予不同的任务 大历史事件的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时间,名称等基有个整体的了解。 础知识。 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第二小组:负责更好的建构知识体收集“一五”系,为课堂效率的时期山铝成立提高打下基础。 和三大改造时期淄博地区公私合营的相关资料,用于展示。 第三小组,负责收集有关张店钢铁厂建厂和淄博地区人民公社化到底情况等相关资料,用于展示。 第四小组:负责主持“如何建设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进行总结发言。 通过展示“中国特色人名”连线来引入中提出问题:20世纪,国各个时期的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重要历史事件,方面,各国呈现出不从而展示出同选择。美国是“坚“新中国社会持、调整”,苏联是主义建设道路 “创新、探索”,那的探索历程”么中国走的是一条什这个总架构,并么样的道路呢?从而对各个时期特引出本课的标题的关点有个直观的键词“曲折、发展”。 印象。 导入新课 一、30年风雨话沧桑——全展示,中国50-70年让学生对整个 景看中国 代发生的重要历史事教学内容有个件 宏观的把握,先构建出知识的基本框架,便于后面学生的重难点突破,同时通过小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山铝的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辅助多媒体材料,通过对建国时背景的材料展示来进行归纳总结 二、1954年的淄博——2、我国在“一五”计第二小组展示划中还有哪些建设成查找到的有关微观看中国 果?发展特点如何?淄博一化三改 有何重要历史意义的相关材料 (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总结) 通过对淄博1958年重大事件的分析,来引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三面红第三小组展示旗” 有关1958年张三、1958年的淄博————社会主义建设总店钢铁厂和淄理性看中国 路线、大跃进(大炼博地区人民公 钢铁为核心)、人民社成立的相关公社化运动。此处通材料 过学生展示来对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个宏观的把握。 通过小组讨论,锻炼第四小组的同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学进行主持,先四、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的能力,做到学以致让同学假设你——畅所欲言谈“如何用。第四小组的主持是淄博的经济建设我的家乡” 和最后的总结则是在建设领导者,通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过对前面所学 知识进行讨论和组织能力。 分析,然后采用 采访的方式,每个组派出代表用一分钟来概括——如何建设我的家乡。最后由第四小组的同学来总结归纳大家的看法,教师从中进行引导、点拨。 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归纳总结所学要点,并再次回顾知识体系。最后还是回馈到这一时段的整体特征小结 上,那就是“曲折、发展”。任何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都必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激活课堂的有效方 式。利用课件把搜集到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料融合在一起,使历史具有了一定的直观性和真实性,诱发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和思维,让历史在学生面前 “活”起来,把学生的思维空间,从文字扩大到了图片、视频,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情景性、互动性、开放性等具有动态 生成性的教学方法,展现出课堂教学的新图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独特效用,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试用于所有课堂,注重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让它们发挥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