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进入青春期,我们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①个子长了一大截
②男生出现喉结、声音变粗,女生声音变细变高 ③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④男女同学之间不再有共同点,各有各的性格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等名言主
要启示我们( )
A.青春宝贵而短暂,要珍惜青春时光 B.只要珍惜青春,我们就一定能获得巨大成功 C.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及时享受青春 D.青春要追求时尚
3.“珍惜青春年华,立志好好学习,甘洒青春热血,建设锦绣中华……”
在某中学举行的“十四岁迈入青春门”主题教育暨宣誓仪式上,中学生许下庄重的青春誓言,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祖国建设者。这些中学生的青春誓言体现出的对青春的感悟是( )
A.青春是年龄的大小 B.青春是理想的放飞 C.青春是年轻的心态 D.青春是美好的祝福 4.对下边漫画《指鹿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形成独立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B.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C.我们要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D.我们要随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5.“阳光”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良好的气质,它最恰当的表现是( ) A.人格独立,自信负责 B.追求“高档”,出手阔绰 C.执拗反叛,我行我素 D.奇装异服,追求个性
6.下列与异性同学的相处之道,你不赞同的是( ) A.说话要留有余地,有所顾忌 B.避免与异性朋友出入不良场所 C.拒绝非理要求,控制青春期的冲动 D.随意干扰对方的生活和学习
7.“我总爱关注我们班一个男生的一举一动,一会儿看不见他,就有
所牵挂;看见他和别的女生聊天,我就不高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这位女生的上述心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这种心理是开始变坏的表现
B.这种心理对成长不利,应尽量避免与异性交往
C.她应理智对待异性间的友谊,不要把纯真的友情发展成为“早
恋”
D.她应避开人们的视线,尽量与喜欢的异性单独相处
8.下列关于男生女生之间交往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情 B.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C.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 D.男生女生之间应自然、快乐地交往
9.一般情况下,男生在数学推理、动手实践等方面比女生强,女生在
语言表达、记忆感知等方面强于男生。这启示我们( ) A.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忽视自己的不足 B.要发现对方的优势,忽视自己的短处 C.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嘲讽对方的短处 D.要发现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10.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适合在( )
A.个别同班同学之间发展 B.具有独特魅力的同学之间发展 C.集体活动中发展
D.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之间发展
11.七年级的阳光男孩朱鹏在日记中写道:鼓号队里有我优美动人的
风采,运动场上有我英姿飒爽的身影,黑板报上有我清秀俊美的图画。今天的我,是一棵稚嫩的小树;明天的我,将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让我们在竞争中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朵“成功之花”吧!我自信,我成功!这说明( ) ①这是对自己的肯定和欣赏
②有进步和成绩就会更加自信
③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能使自己充满自信心,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
④在评价自己时,可以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优点和长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这是因为( )
A.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B.自信就能成功
C.要想成功,就要成为心理学家 D.成功者都是先失败后成功
13.“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创新需要一定
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这说明( ) ①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②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创造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和实践 ④创造让一切成为可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平日沉默寡言的岳阳同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提出一个新颖的解题
方法,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感受到了别人对自
己的认可和欣赏。自此以后,她的发言越来越踊跃,性格也越来越阳光。这表明( )
①自尊和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②她陷入了虚荣的误区 ③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④告别自卑就能走向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小孟是某校七年级(1)班的“三好学生”。他自从结识了一些不务
正业的社会青年后,学会了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等。为此,他开始小偷小摸,后来竟然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受到刑事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要慎交朋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上网危害大,青少年应严禁上网,远离网络 ③要知廉耻,懂荣辱
④要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16题12分,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6分,共
55分)
16.请阅读下列某班级论坛中的两个帖子,分别回答问题。
@青春飞扬 我发现不少同学留怪异发型,穿奇特服装,还有些同学打耳眼、戴耳钉,他们认为自己“帅呆了”“酷毙了”! (1)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2分)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