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
2、学会赏析诗歌的形象、感情、语言与表达技巧,提升赏析古诗词的水平; 3、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古人写秋的诗词很多,但大都是悲秋之作,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首却一反常态,表现了诗人的喜秋之情,令人耳目一新。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这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标题为“秋词”,其实这是一首诗,一首七言绝句。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自读,翻译: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五、赏析:
1、前两句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 明确:前两句是直抒胸臆(议论抒情)。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实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后两句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描绘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后两句是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注意:这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诗人在逆境中能有如此的胸怀更是难能可贵的。
3、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谈谈“排”字的表达作用。 明确:“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六、熟读成诵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1—2两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优质教案_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