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课标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练二十一古代诗歌鉴赏2唐诗2宋诗1元诗1宋词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总复习

限时练(二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2唐诗·2宋诗·1元诗·1宋词)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诗人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⑤才:隐约。⑥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由“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虽有“牧竖”“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D.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诗人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精神。

解析:C项,“消极思想”错,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

答案:C

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四十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答: 答案: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破败、凄凉。

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③《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1

高考总复习

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 ①开元十三年(725)冬,一向崇儒的唐玄宗到泰山封禅,路过孔子故里,亲自祭祀,写了这首诗,对孔子一生的坎坷际遇感叹不已。②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③汉代刘余封鲁王,拆了孔子故宅,改为鲁王宫。④《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⑤《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见麟,(孔子)曰:吾道穷矣!”⑥《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用了反问,既有对孔子的同情,又隐含着对其不合时宜做法的质疑。 B.“地犹”两句照应诗题,点出现在经过的这里就是孔子的出生地邹邑,感叹孔子的后人竟连自己的故居也不能自保。

C.尾联说孔子被后世隆重祭奠,他希望死后能够留名和得到重视的梦想如今已然实现。 D.这首诗虽然用典很多,但都紧合孔子身世,故读起来也不觉其多。 解析:A项,“对其不合时宜做法的质疑”与诗意不符。 答案:A

4.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欣慰之情。诗歌尾联的意思是,如今我来祭奠,看见两楹之间的奠仪如此隆重,应当就是孔子当年梦见的那样,他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该多么高兴啊!表达了作者的欣慰之情。②敬仰之情。尾联写眼前隆重的祭奠仪式,表达出人们也包括作者对孔子的崇敬和敬仰。③自得之意。尾联也隐含着作者以明王自居的意思,觉得现在天下已经大治,实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天下孰能宗予”的“孰”正是自己,不无自得之意。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

【注】

⑤③

,驿路梨花处处开。

2

高考总复习

【注】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均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解析:D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误。从全诗内容“西京昨夜捷书来”“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驿路梨花处处开”等内容来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答案:D

6.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雨过偶书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注】 ①熙宁七年(1074),大旱。此时新法功效业已呈现,王安石仍六次上书,自请罢相,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进京为相。本篇是他回到江宁后得雨而作。②霈然:雨量充足。③岁功:一年的收成。④枕簟:竹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甘”“洗”“共”三字生动地写出雨降临及时,雨势酣畅,人们欢欣鼓舞的

3

高考总复习

反应。

B.第五句“分”字准确写出雨后云雾散去,星斗渐现,且以“风雷静”突出了雨后的宁静。

C.第六句写出雨后凉意怡人,而室内枕簟却被闲置一边,诗人借此表现了自己心境的落寞。

D.这首诗语带双关,托物言志,通过描摹雨态、雨势及其影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作者的另一首诗《登飞来峰》也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解析:C项,第六句写的是雨后新凉,房间中的枕席也令人感到舒适,符合王安石自请外放的淡然豁达。“心境的落寞”理解有误。

答案:C

8.诗的尾联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尾联诗句字面上写浮云在霖雨解除旱情后就回归深山,写出浮云明白进退之趣。“谁似浮云”表面上是疑问谁似浮云,其实是暗指诗人自己。诗人肯定浮云,表达出做官就要有为民为国造福的思想。“谁似浮云”也是反问,表达自己不会像浮云一样,稍有小成便功成身退,而是会继续努力进取,为国为民造福。

五、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题目。

江边晚望 刘秉忠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馀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注】 ①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②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③画:通“划”,筹划。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B.五、六两句用典,表达了对周瑜的历史功业的羡慕之意,赞美曹操是真正的英雄。 C.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 D.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 解析:B项,“羡慕之意”“赞美”错误,“馀事业”是说周瑜功业还没有完成,“谩英雄”是说曹操也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答案:B

4

高考总复习

10.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首句用“白”“青”“红”等颜色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灿烂多姿、色彩纷呈;第二句用一动词“动”,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动荡之态,境界苍茫雄壮。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对斜斜露

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

【注】 ①贳(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秋生”三句和“澄江”三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三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解析:C项,“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答案:C

12.下片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三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三句。

答:

答案:这三句是虚写,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

5

新课标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练二十一古代诗歌鉴赏2唐诗2宋诗1元诗1宋词含解析

高考总复习限时练(二十一)古代诗歌鉴赏(2唐诗·2宋诗·1元诗·1宋词)(建议用时:45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汉寿城春望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注】①本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5dzy1eijp1jxus0hkxz44s0w0d4ij00w4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