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 《道德经》节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道德经》节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锉(cuò)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jiù)。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视之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mǐn)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hū)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第十六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zhǎng)。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huán)。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jīn),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p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第三十五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pǔ)。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第三十九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第四十二章)

1 / 2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duì),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五十六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sì),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第六十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zhào)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ǐ);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2 / 2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 《道德经》节选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道德经》节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5cxn4oi5o2xc786b4a94zk8m0hvkq00s0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