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群文阅读模式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价值探究
作者:邱允丽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09期
摘 要:群文阅读,将各个类型的文本分解组合,在思辨性阅读中,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丰富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价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C-0025-0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群文阅读,将多个文本视作一个整体,其中既有纵向比较,还有文本之间各类语文因素的横向比较,它们纵横交织,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有利于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就以统编版教材为例,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层面,谈谈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
一、精心选文,加强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第一篇课文是蒙古族的故事《猎人海力布》,对于初次接触民间故事的学生,可先进行一组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群文教学。在学习《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运用前一单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方法,抓关键词句,理清故事脉络,感悟海力布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然后,拓展《阿凡提的故事》(维吾尔族)《孔雀公主》(傣族)《刘三姐》(壮族)三篇故事,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阅读。在学生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后,把目光转向对“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探究,学生发现了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具有民族元素,即包含着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傣族的孔雀舞、壮族的对歌等。 还有学生对其中的某些情节提出了质疑,于是他们进一步阅读,明白了故事的情节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这又引发了追问:为什么要虚构呢?而且流传至今?通过小组合作讨
群文阅读模式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价值探究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