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研究

逯 莎

【摘 要】内容摘要:自古以来就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苏州,保留着姑苏传统风物,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了新文化,是具有双重文化特质的魅力之都。自明治维新以来,大批日本文人慕名而来,游览苏州风光,并写下了很多以苏州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本文以明治时期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大正时期谷崎润一郎的《苏州纪行》、昭和时期水上勉的《虎丘灵岩寺》为中心,着眼于作家的苏州体验,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探讨作家笔下的苏州形象及其成因。 【期刊名称】《文学教育》 【年(卷),期】2019(000)007 【总页数】2

【关键词】日本文学 苏州形象 内藤湖南 谷崎润一郎 水上勉

由于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从明治时期开始的日本虽已走上脱亚入欧的道路,但仍然对中国文化有一种特殊的“乡愁”。来中国游览的日本文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中国古典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苏州。来到苏州旅游的日本作家大都有一定的汉学修养,饱读中国典籍,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苏州风光极为憧憬,他们期待将书本中所读到的苏州幻象变成现实的苏州印象。

一.明治时期内藤湖南笔下具有双重性的苏州城

内藤湖南是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奠基者之一,受他的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和教诲,内藤少时便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有着浓烈兴趣。内藤湖南于1899年游览了苏州等地,并在回国后便出版了这次旅游的见闻录《燕山

楚水》。

内藤湖南精通中国文化,且饱读诗书,他在苏州的旅行过程中,常引用古籍来表述自己眼前的苏州之景,如内藤湖南在灵岩山山顶望向太湖时,惊艳于眼前风光并这样描写到:“《图经续记》记载尝登灵岩之巅,俯视具区(即太湖),眺望洞庭,烟波浩渺,一目千里,碧岩翠坞,点缀于烟波之中,诚绝景者,可谓得其实也”。在看到与文本上读到的苏州幻想有着巨大差异的现实的苏州后,内藤湖南则流露出了失望与贬低之感。如内藤湖南在听说来寒山寺参观的大都是日本人后,内藤觉得“苏州虽称文士汇集之地,却无凭吊古迹之人,中国人之衰颓气象由此可见一斑”。在内藤湖南眼中,现实中的苏州城在很大程度上是衰败的。

在游览过程中,内藤湖南虽对苏州的秀美风光表现出赞叹,但也多次以轻蔑的口吻对中国人进行表述。如他在乘船前往苏州时,于游记中描写到:“平时与中国人擦肩而过,衣袖相触亦觉不快,今奋力挤入,不得不求一宵之眠,实堪怜也”。

通观全文可以看出,内藤湖南虽然较同时期其他日本文人更为冷静地观察、描述苏州,但对于无力修缮的古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仍是色调阴暗的。总体上内藤湖南采取了一种俯视的视角对正处于社会变革中的苏州进行了叙述,这种充满偏见的表述揭露了他畸形的民族优越感与对中国的轻蔑与歧视。内藤湖南在中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极为向往,在游览苏州时,他引经据典,记叙详细。但也正是因为内藤湖南熟读中国古籍,对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苏州充满向往,所以从他的“苏州叙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矛盾感,一方面他深深热爱着苏州富有魅力的景色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对

苏州的现状感到不满,对乱世中传统文化不被重视感到失望,对现实中的苏州充满了蔑视。

二.大正时期谷崎润一郎笔下理想化的“苏州”想象

谷崎润一郎精通中国文化,在幼年时代就受汉古典文集的教诲与熏陶,曾两次游访中国,并创作了许多以中国为主题的文学作品。1918年10月谷崎润一郎第一次来到中国,游览了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并根据在苏州的游览经历著有《苏州游记》一书。

谷崎润一郎对苏州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在《苏州游记》中他抒发了自己对于苏州水乡的憧憬:“从这边远眺过去,真觉得树林的那一带恍如清秀美丽的仙境一般……尤其使这河上显得像仙境般的是树林后面巍然耸立的山峦的秀姿”。在谷崎润一郎看来,苏州的山河是美的,桥自然也不差。“那些桥几乎都是以石头建造,侧面看去,呈美丽的拱形,要比街上的屋舍为高,宛如彩虹一般高悬于水上。我觉得这里就是东方的威尼斯”。从这篇游记的描写当中能感觉到充满中国风味的优美风景,犹如仙境一般。也可窥见谷崎对苏州的山河的描写的细腻和唯美。

谷崎润一郎对苏州的自然风光充满了向往与喜爱,同时,在1918年的时代背景之下,谷崎也没有像大多数日本人一样,一味地贬低中国,而是以与中国人平等的心态,从尊重中国人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苏州纪行》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一些在中国的日本人的不满。如他在听到日本老板娘对中国人的苛刻时这样想到:“在中国的所有日本人虽还不至于都是‘给中国人钱连一个铜板都要斤斤计较’那样心地狭窄的肤浅之辈,但好容易出来旅游一趟,却碰到这种低俗粗鄙的同胞,心里不会愉快”。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研究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研究逯莎【摘要】内容摘要:自古以来就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苏州,保留着姑苏传统风物,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了新文化,是具有双重文化特质的魅力之都。自明治维新以来,大批日本文人慕名而来,游览苏州风光,并写下了很多以苏州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本文以明治时期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大正时期谷崎润一郎的《苏州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5a0u6xhhf8c83h0epna2cg5h8ins2016e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