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个人的素质可以分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个人的能力素质。 要办成功的教育,就必须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具备成功的必备才能,让他们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并尽己所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为优秀的合格人才,才能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目前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对学校、对社会、对家庭都非常敏感而又非常好奇的阶段。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模式存在质疑;他们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但同时又对这些人的教诲心存疑虑。他们盼望自主同时又希望有一个充满智慧和科学头脑的人给他们以约束,指点迷津;他们处在青春的叛逆期,任何僵硬的、在他们看来死板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都会受到他们的反感甚至批判;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合适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同时他们的心思又常常放在一些别的事情上,不能专心学习。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强行规定他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因为成功的学生管理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限制;成功的学校教育需要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热情、朝气蓬勃的孩子,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机器;社会需要的也不可能是一群装了一脑袋死知识的
“两脚书橱”,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鲜明个性和杰出能力的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和知识渊博、思维新颖开放而风趣包容的老师一起学习;90%以上的学生渴望教育公平,希望学校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张扬。
所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就要把完成学校教学任务与发展学生的特长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主抓学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倡“素质第一、能力第一”的教育理念,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兼顾学生的需求,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课堂实验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探究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奥妙,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好学习、乐于学习。
在学校的学生中,因家庭环境、就学经历、自身天赋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各有不同。因此,让不同的学生接受同一种模式的教育无异于让小猫和啄木鸟在同一个浅碟中喝水——一个能喝到而另一个只能看到。我们必须要杜绝这种看似“绝对公平”而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一刀切”式教育,提倡分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不同兴趣和不同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
例如,有些学生基础好,而班级中又有一些学习很吃力的学生。如果纯粹“一刀切”,所有学生都接受同样难度的学习,学习好的同学可能觉得简单,而学习吃力一点的学生又会认为学习太难,失去了学习兴趣,“破罐子破摔”——从而放弃学习。所以,对学习基础好、课堂学习容易学会的同学,我们可以适当对他们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知识;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吃力,家中又没有人辅导的同学,我们可以适当减小一些作业难度,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题,使他们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拥有学习的成就感,不再厌恶学习,然后我们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辅导,其结果可能远比“一刀切”要好的多。
在学生的学习中,有些学生擅长于此,而有些学生擅长于彼,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价时,也不能单纯从一个方面进行全盘肯定或者否定。因为学生不可能是全才,我们不能对他们要求面面俱到。在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时也要照顾学生不同的兴趣,让他们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特点进行。或批评,或激励,或表扬,因人而异。就如同两千年前的教育先贤孔子针对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有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听到了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吗?”给予了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样,按照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更能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任重而道远。在学校的教学中,只有适应了学生的需求,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予其合理的、符合其心理特点的、公平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道德养成习惯,然后我们才能教给他们学习和做人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