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旭小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校在教科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以科研兴教为先导,着重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职工思想稳定,士气旺盛;教科研工作向纵深推进,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氛围充溢着时代的气息,办学特色日俱明显。强管理、重科研、育名师、创名校已经成为迎旭小学的未来发展思路。
一、强化目标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一贯坚持依法治校,充分落实校长负责制的要求,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积极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调整发展目标,为学校工作全面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工作责任心强,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胜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工作中求真务实,与教师同甘共苦,管理中注重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是教师信服的领导集体。
二、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课堂水平
为了使迎旭这支教师队伍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首先狠抓师德规范教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对规范的认识,使教师牢固树立依法执教,文明从教的意识。严格要求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师德基本要求》,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搞有偿家教。
学校还充分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搭台子、压担子”的方式培训广大教师。让教师有充分发展的舞台,组织青年教师分学科、分年级开展汇报课、展示课活动;在教师中积极开展“拜师结对”等活动;学校先后派出老师去外地听课学习,还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整合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大批在教科研和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低段的四位教师受光王庙教办的邀请做了示范课,评价颇好。
三、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首先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作为重点,把《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结合身边的事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贯穿始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成为亮丽的风景,多方位切合学生实际的讲话成为榜样的召唤,是每一个班集体展示风貌的机会,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化。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安全征文、安全手抄报、美术绘画、大队长竞选演讲、拔河比赛、唱红歌、诵经典等竞赛和活动,通过竞赛和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素质。
四、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构建“以学定教,走向生本”的教学模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校多次派教师外出到课堂教学改革较为成功广州和太谷学习,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博采众长,结合太谷导学案教学模式和生本教育理念,初步构建了“以学定教,走向生本”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加强了课堂教学行为研
究和模式研究,并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以学定教,走向生本”教学模式,?包括“学、讲、练、评”四大模块,其各模块所占时间比例因课而宜、因生而宜。
“学”要做到三思三交流。即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前置性作业进行预习,先自己思考学习,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交流,,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全班汇报展示,进一步探究掌握所学内容。
“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要突出重点,绝不能揽得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三讲”一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二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三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维的深化);“三不讲\一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过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问题)不讲。
“练”要做到“三突出三禁止”。“练”要精选题目,确保练的质量和练的适度。“三突出”一突出题目的典型性(突出教学的重点、突出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二突出题目的针对性(针对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的关键环节、针对学生学习的弱点)、三突出题目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三禁止”一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二禁止出低水平重复的题目,三禁止出偏难怪的题目。
“评”,就是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矫正错误,总结方法,揭示规律。课堂上采取科学开放式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夯实一个支点,深化备课研究
我校实行团队捆绑考核机制,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我校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第一是加强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学校利用各种机会,每年派教师外出参加一级培训,返校后做一节示范课,并写出学习体会,同时采取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对其他教师进行二级培训。我们围绕三条定律进行教学设计的研训:创设一个情境,实现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乐学;教给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合作互学。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不但关注了“课前”,也关注到了“课后”、关注了教学中的“问题”,并在集体备课时共同研讨。实践证明,集体备课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生命活力。
第二是采取“三定一靠”的措施,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三定”是固定合作备课的时间、指定集体备课的地点、选定集体备课的责任人;“一靠”是学校领导靠到备课组去,既参与集体备课,又引领、管理集体备课。为了打破年级之间的壁垒,我们还在同年级间开展同学科备课。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优秀教师带动一般教师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功能的有效平台。
第三是抓好备课中的三个结合:一是先周备课与课前备课的结合,二是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的结合,三是自我备课与借鉴名家教案的结合。课堂教学不应再成为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和“会学”,
才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正是夯实了备课这个支点,才保障了我校课改的深入。
(3)加大研课评课,推进课堂改革
教研是教学的核心工作。我校每周二三四,每天每组都有一节公开课。周二低段、周三中段、周四高段,分组进行教研活动,教研组会严格登记参加听课的人员。周四下午五点以后为教研时间,教师分组进行说课评课。先由讲课教师认真进行反思说课,再由本学段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转承等展开对话,进行主评,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在思维碰撞中总结得失,改进教法。商讨、反思之后再重新设计教案。人人讲,人人评的教研模式使教师不得不坐下来研究,他不研究就没法上课,更没办法评课,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目标的制定大家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就需要商讨,一节课,要经过反复研究才能确定下来。有些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会因意见的分歧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久而久之,教师自然就形成了随时教研的习惯。现在,我们学校的教研氛围比以前有很大改观,教师时时在教研,处处在研讨。养成不教研不备课,不教研不上课的习惯。
五、深入开展校本课程,营造书香校园
1、“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校园溢满书香。 这学期,我校在师生中深入开展“读好书、诵经典”活动。开学初,各学科制定了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各教研组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为了使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学校专门建立了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读物。班内开展“献五本,读百本”活动,是资源得以共享,让学生随时都能看书、借书。我校规定每天学生在校要有2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