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
1. 本试卷分文言文阅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两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考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按照试卷要求在相应位置作答,如不符合要求,则不得分。 一、 文言文阅读(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 B.臣死且不避 且:并且
C.杀人如不能举 举:列举 D.沛公起如厕 如:到,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图穷而匕首见。 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具告以事。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臣请入,与之同命。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 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示出项羽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
B.项庄接受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由于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礼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意听。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二) 品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认为······出奇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闻:高雅听说 ..C.衡常思图身之术 图:图谋,谋划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字平子”,古人的名和字存在一定的意义联系,此处“衡”与“平子”意思相近。 B.“三辅”,在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为三辅。 C.“公府”是古代官署名,指普通官员的办公室场所,文章中的“公府”也是对官署的统称。 D.“拜”“迁”,前者指授予某种官职,后者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为节选,但仍然颇为完整地介绍了张衡一生的主要经历,在科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文学成就、政治表现等,反映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B.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个酒樽,外面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C.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百姓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个个紧张,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没对顺帝说实话。
D.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还有很多豪族大户,和他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威风凛凛,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把他们一下子全都抓了起来。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选自《左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
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B.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C.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D.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人”有多种意思,可以指粗野的人,也可以指未开化的人,指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文中的意思是“粗野的人”。
B.“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和父母、拜祖等,也都用此大礼。
C.“中原”一般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古代的政治中心,文中是“平原、原野”的意思。 D.“辟君三舍”演变出了成语“退避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逃到蒲城,晋国人攻打蒲城,重耳积极应战,失败后逃到狄国。 B.重耳出奔,不违君命;答应日后与楚成王交战时,退避三舍以报恩。这些行为表现了重耳具有忠孝、仁义的品性,这也是狐偃、赵衰等人追随他的原因之一。
C.齐国姜氏杀了偷听的女奴,并与子犯合谋使公子离开齐国;曹国僖负羁之妻有识人之明,劝丈夫私下里结交晋公子,这两个女子都是奇女子。
D.楚国的大臣子玉主张杀重耳以绝后患,楚成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2)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