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新校区图书馆工程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2009年10月10日
1
目 录
1. 工程概况………………………………………………………………………………2 1.1 工程地理位置及建设概况 …………………………………………………………2 1.2 工程地质概况 ………………………………………………………………………2 1.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 1.4 气候条件 ……………………………………………………………………………2 1.5 设计概况 ……………………………………………………………………………2 2.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3 3.基坑支护施工 …………………………………………………………………………6 3.1主要材料选用及要求…………………………………………………………………6 3.2喷锚支护施工…………………………………………………………………………6 4.基坑土方施工……………………………………………………………………………7 4.1基坑土方施工顺序及要求……………………………………………………………7 4.2基坑土方道路的设计和形成…………………………………………………………8 4.3土方作业设计…………………………………………………………………………9 4.4雨后及挖运黏性土的土方施工………………………………………………………9 4.5基坑周边工程桩保护措施……………………………………………………………9 5.护变形预警要求及应急方案……………………………………………………………10 6.现场文明施工总体要……………………………………………………………………10 6.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10 6.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11 6.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11 6.4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措施………………………………………………………………11 6.5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12 6.6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措施……………………………………………………………12 7.工程安全防护措施………………………………………………………………………12 7.1土方工程………………………………………………………………………………12 7.2基坑周边防护…………………………………………………………………………13 附图1:基坑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 附图2: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附图3:基坑总平面图 附图4:基坑剖面图 附图5:局部深坑开挖及土钉墙详图
2
1.工程概况
1.1.工程地理位置及建设概况
xxxx旗山校区图书馆工程位于xx市xx县上街镇xx地区大学城xxxx新校区,占地面积8703m2,总建筑面积41024.6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4722㎡,地下室一层,裙楼5~7层,塔楼19层。建筑物高度72.0m。本工程结构质式为裙楼框架结构、塔楼框剪结构,基础型式为PHC预应力管桩基础,基坑开挖深度约4.6m。 1.2.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场地对基坑有影响的土层及参数自上而下为:
序号 1 2 3 土层 状态 名称 粉质粘土 淤泥质土 中细砂 软塑-可塑 流塑-软塑 松散-稍密 0.00-4.60 0.00-3.30 5.50-10.6 厚度(m) (kN/m3) 18.1 16.8 18.5 水量% 35.6 51.8 / 0.003 0.005 13.9 重度天然含渗透系数 (kPa) 29.8 11.2 / 直接快剪备注 1.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为①粉质粘土、②淤泥质土、③中细砂,基坑底大部分为③中细砂,其中③中细砂为其主要含水层,对基坑开挖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1.4.气候条件
xx地区每年11、12月多为雨季,平均降雨1359.6mm,最大年降雨量2074.6mm,最大月降雨量613.1mm,最大日降雨量170.9mm。历年平均风速2.7m/s,全年主导风向为静风(C)。台风发生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多年平均气温19.6℃,历年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1.7℃。 1.5.设计概况
基坑形状呈“L”型,形状较复杂,基坑底土层为中细砂层,基坑四周情况:西北面为空旷场地,南面为小河道,东面民房距坑边距离约36米,详附图3:基坑平面图。基坑降排水采用井点降水,共设25个井点,详见附图2: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详附图3、4:基坑支护平面图及剖面图。
3
2.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后,基坑开挖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中细砂③中的孔隙微承压水,由于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1.25 ~1.85 m),地下水位于基坑开挖面之上,不能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式W.0.1要求,所以设计采用人工管井降水方案,降低含水层承压水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开挖面下0.5 m,为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1降水井设计
根据场地地层含水量、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设计沿着基坑周边设置21个井点,坑内布置4个井点,详附图2: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2.2降水井施工 2.2.1.施工机具
(1)滤管:φ 75mm,壁厚3.0mm镀锌管,长10m,其中15、16、17、24、25井点滤管加深2米,以满足坑中坑降水要求。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在此端1.4m 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 15mm 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 用10 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接。 (2)井点管:φ 75㎜,壁厚为3.0mm镀锌管。
(3)连接管: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 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φ 75mm~102mm 钢管,壁厚为4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机组配件。
(6)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振冲机架设备)、牵引力为6t 的绞车。 (7)凿孔冲击管:φ 219×81mm 的钢管,其长度为10m。
(8)水枪:φ 50×5mm 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 16mm 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 以上。
(10)高压水泵:100TSW-7 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2.2.2.材料
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4
施工主要材料计划:
75mm井管2000m 、排水胶管约3000m 、80目尼龙网4000m 、16#扎丝400公斤。 2.2.3技术准备
(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2.2.4 平整场地
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的自制简易车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车架在场地内移动。 2.2.5 井点安装: (1)安装程序
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埋设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利用排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2)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MPa~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砂的粘土,按施工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 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min~15min 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 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采取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 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拉起井点管插入,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
5
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②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 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一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4)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 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3)冲洗井管
将φ 15~30m 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2.3 施工用电计划
本工程用电主要是抽水泵用电,用电最高峰时每小时用电量约为50KW。在降水过程中,不得中断供电,若要停电应提前通知,以便采取应急措施。现场配备50KVA柴油发电机一台。 2.4 劳动力组织计划
施工项目负责人:1人;技术工人:5人;抽水工人:2人。 2.5工期:降水工程工期约为90天 2.6安全施工措施
施工前和施工中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消除隐患后方可作业,对违章作业的应立即制止。单口降水井的排水宜采用镀锌管,并应安装止回阀。局部可采用高压软管连接,同时应作好坑内排水管的支撑工作,支撑应牢固可靠。沿基坑周边应设排水集水总管,汇集各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并由总管排入市政管道,排水总管可采用大口径钢管、塑料管或排水沟等,并保证其流量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降水井的电缆可沿排水管网的方向布设,并与配电箱连接,配电箱应设有三相五线漏电断路器,应在0.1秒内自动断电,漏电动作电流不超过15mA电路均应有接零或接地装置,确保电路安全。
2.7 计划在基坑内设置集水井、排水沟,使土层中的渗水及时排出,以保证基坑干作业。基坑内排水沟和集水坑的设置为:当基坑开挖到基底标高时,如发现有明显的坡面渗水或基底含有明显地下水时,结合基坑开挖进程,在基坑的四周设置排水沟,在
6
基坑的四角及坑边每隔20m设置一集水坑。排水沟宽0.25m、深0.25m,集水坑0.6 m×0.60 m×1.0m,均采用240厚标准砖砌筑,并配备Φ100潜水泵。 3.基坑支护施工
本基坑支护工程设计采用喷锚支护。 3.1.主要材料选用及要求
(1).钢筋:采用I级钢(图中符号ф)及II级钢(图中符号ф)。 钢材均应符合GB50204-2002要求,不得采用改制材。
(2).锚管:采用ф48钢管Q235,壁厚有2.5、3.0、3.5mm三种规格。
(3).焊条:采用E43xx(用于I级钢筋及I级钢与II级钢筋焊接),E50xx(用于II级钢筋焊接)。
(4).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R。 3.2.喷锚支护施工
(1).基坑土方开挖要求
1)基坑侧壁土方必须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m,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20m,且应间隔开挖,开挖后应及时对壁面进行修整。
2)土方开挖应配合喷锚施工,服务于喷锚支护施工安全需要,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气候、降雨等预报,现场应做好应急措施。
3)到接近坑底部位,工程桩伸出密度较大区域应采用人工开挖。
4)淤泥质土层挖土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1.5m,大范围宏观坡度不得大于1:5。 (2). 基坑喷锚支护施工 1)锚杆施工 ①.支护锚管:
锚管端部采用圆锥形扩大头型状,锚管前端管靴直径不小于70mm。锚管的管壁须设置出浆孔眼,每隔30cm开设1个孔,在锚管长度方向上孔错开120度, 孔直径8-10mm。靠近锚头0.5m起至锚管长度2/3上开注浆孔,靠基坑侧壁的另1/3长度不设孔眼。锚管连接采用对接焊接,并在接头处拼焊至少3根ф14的加强筋。
锚管用冲击锤打入被支护土层中,孔深允许偏差小于50mm,孔距允许偏差小于100mm,倾斜角允许偏差小于5o。
②.注浆:
7
锚管注浆前,锚管孔要清洗干净。注浆管应插入锚管孔内至离端部0.2-0.5m处,采用低压二次注浆工艺,灌注水泥净浆,水灰比0.48,注浆压力为0.6~1.5Mpa,注浆体平均直径不小于90mm,注浆材料强度M20。
2)铺设钢筋网和加强筋
挖出的作业面修整后,应尽快铺设钢筋网,分层分段铺设钢筋网,布ф6.5@300×300,横向加强筋为2ф16,间距与锚杆间距相同。钢筋网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边壁上的钢筋网应延伸至地表面,长度为0.5m。钢筋网搭接采用绑扎,上下段钢筋网搭结长度应大于300mm,水平方向搭接20d。加强筋焊接接缝长单面焊大于10d,双面焊大于5d,绑扎搭接长度大于45d。
3)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80mm,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为1:2:2 (水泥:砂:石)细石混凝土(重量比),细骨料用中粗砂,粗骨料采用粒径小于20mm碎卵石,砼强度等级为C20。采用干式喷射工艺,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 /min以防止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为加速凝结可掺适量速凝剂。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养护期不少于6天。注浆体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锚杆施工。
4).应做好排水工作,在坡脚应做好排水措施,必要时在基坑坡面设排水管(可用竹筒),以减少侧向水压力。
(3).喷锚支护质量检验要求
1).锚管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锚管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根。锚管极限抗拔力详见施工图各剖面锚管标注值Tu。
2).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平方米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 4.基坑土方施工
本工程+0.00相当于罗零标高8.40m,现有场地标高约-1.20m。设有一层地下室,基坑底板面标高-5.3m,底板厚400mm,基坑开挖深度约4.5m。 4.1.基坑土方施工顺序及要求
4.1.1施工顺序:放样→打设降水井→降水→土方开挖至3.9米平台→喷锚分层、分段施工→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承台土方人工开挖及坑中坑喷锚施工→混凝土垫层
8
→砌筑砖模.
坑中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5.7米,按设计施工图把坑中坑位置放样出来,土方分层开挖,分层喷锚,最后把坑中土方全部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随后砌筑承台砖模,后在砖模背后回填砂土,详见附图5:局部深坑开挖及土钉墙详图。
4.1.2.基坑土方开挖要求
(1).土方应采用分块分层均衡开挖,分层厚度不超过1.5m左右,每段挖完后应及时施工喷锚支护。
(2).基坑周围进行防水、排水处理,防止雨水等地面水渗入基坑周边土体中。注意做好地表水截排工作,避免地表水浸泡基坑。
(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气候,降雨等预报,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4).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基坑支护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5).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测,用监测数据指导土方开挖。在挖土施工过程中,派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采取措施确保工程桩不受破坏。要求土方开挖时施工员必须在场监督、指导开挖。
(7).基坑开挖时,做好挖土机械、车辆退道布置和挖土顺序安排,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的支护;同时应做好施工和用电安全。
(8).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当班运走,当班不能运走时应停止开挖,严禁将土方堆放于基坑附近四周。
4.2基坑土方道路的设计和形成
为保证基坑土方施工能够做到安全、有序、连续、高效地进行,施工道路尤其是基坑内道路和坡道的好坏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基坑土方作业的安全和施工效率,因此须给予特别重视。
(1).挖土退土路线设计:根据本工程场地的特点,计划先将基坑土方开挖至-3.9m标高,然后再分层分段开挖至设计标高,由北往南逐步开挖,同时沿南北方向设置两条预留坡道,往西南侧大门方向退土,最后逐步挖除坡道。预留坡道位置及退土路线详见基坑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
9
(2).基坑坡道设计:预留坡道是基坑土方后期施工车辆进出基坑的交通要道,必须保证能够随时通行车辆的能力,因此在采用砖渣或路基料做坡道路基时其铺设厚度不应小于600mm,同时应根据车辆通行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对坡道进行及时整修,坡道宽6米,坡度为1:8。 4.3土方作业设计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基坑总土方量约为 3.1万m3,计划土方作业时间按20天计算,平均每天出土量应不少于1550m3。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土方量大、行驶路线集中、现场出入能力限制、基坑内作业机械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机械投入量计算如下:挖掘机按每台每天装载能力为800~1000 m3计算,现场安排2台挖掘机为土方车辆装车,即正常情况下,挖掘机装载能力为1600~2000 m3/天;土方车辆按10 m3/车、13趟/车·天的运载能力计算,每天需安排12部左右的土方车辆出勤,可满足基坑土方挖运的要求。
4.4雨后及挖运黏性土的土方施工
由于基坑土方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因此必须抓紧施工速度和加快施工节奏。由于大气降雨使大量雨水渗入到地面下土体中,给雨后土方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1).坡道的保护:土方施工开始后应准备足够数量的带有防水塑料涂层的彩条布,在要下雨之前铺设在坡道上,保护坡道不受雨水冲刷和侵蚀。降雨过后立即解掉彩条布,有利于坡道的风干。
(2).在雨后的土方施工以及在挖运黏性土时,车辆轮胎都会夹带大量泥土,如果不进行人工处理,车辆无法上路,为此专门在现场内车辆出行方向每个大门附近设置洗车台,车辆轮胎进行冲洗。 4.5基坑周边工程桩保护措施:
(1)基坑开挖前在图纸上标出工程桩的桩顶标高,桩顶标高较高的桩,在场地相应位置设置标记。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派施工员指挥土方开挖,以防止开挖过程中碰撞桩头;
(2)开挖接近坑底,群桩位置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3)基坑边坡坡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土坡1:2,土钉墙坡度2:1,以保证边坡稳定; (4)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施工,第一层挖至-3.9m,土钉支护结构施工与土方开挖以20m为一个施工段。土方开槽后应立即进行锚管和喷射砼的施工,且每层开挖深度
10
不得超过相邻锚管的间距。本层锚管注浆6天后且面层喷射砼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以保证边坡稳定,减小边坡位移;
(5)加强巡视工作,派专人每天观察边坡地表情况,地表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建设、设计、监测单位。 5.支护变形预警要求及应急方案
(1). 土方开挖至-3.9m时应暂停开挖,全部打入监测标点,标点同时作为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之用。监测标打入之后,立即焊上标点上端的钢筋测头。
(2).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作检查观测,观察是否出现可感地表裂缝或沉降。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和周边已有建筑(或构筑物)采取应急措施:
1).基坑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开挖深度的1/200,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3mm/天,最大水平位移预警值为30mm;
2).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曲,断裂,松弛等现象; 3).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陷落等;
4).场地周围建筑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或建筑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0.0001Hmm/d(H为建筑高度);
5).场地周围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mm的裂缝,且裂缝尚可能发展。
(4).现场应随时预备50m3以上的沙和沙袋,并预备至少一台挖土机在现场。若边坡出现紧急情况实施反压或用挖土机挖土反压稳定坑壁。
(5).为了预防市政用电临时停电,降排水又不能间断,现场配备一台50KVA柴油发电机一台。
6.现场文明施工总体要求 6.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本工程文明施工要实现创本企业CI形象达标工地,施工现场及机械料具管理要严格按总平面设计作到合理布置、方便施工、场容整洁、封闭施工;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工作措施得力、管理严密,符合xx市相关法规的要求,防止有损周围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现象的发生;在防止扰民等方面应制定具体的措施,加强内部保证和外部协调,妥善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11
6.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按专业和工种实行管理责任制,把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有关专业及人员。项目经理统一安排布置,项目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具体实施时分片区、分阶段制定分解目标,组织实施。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分工、有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布置安排、分头行动、检查考评、奖罚兑现等环节的狠抓落实,保证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 6.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现场场容管理措施
(1).按现场各部位使用功能划分区域,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所辖区域有关人员须健全岗位责任制。
(2).施工现场道路进行夯实处理,保证道路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基础施工完后,及时回填平整,清除积土。
(3).现场施工临时水电设施专人管理,无长流水、常明灯现象。
(4).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办公、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及动力照明线路,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平面图进行布置,并作到搭设或埋设整齐。
(5).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 (6).施工现场不乱堆垃圾和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外运途中须采取遮盖防范措施以防遗撒。 6.4.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措施
(1).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2).出入车辆清洗车轮及挡泥板,不允许带泥、带尘上路,特别是雨期应在出场路面铺设保护用品,派专人负责清扫干净后方可出场。
(3).确保土方运输沿线道路清洁,在运输道路两旁派专人及时清扫运土车遗落的尘土,保持市政道路清洁。
(4).当车轮夹带泥土时采用现场出行方向上设置的洗车台,将车轮冲洗干净后车辆才能驶出现场。
(5).对现场存放的路基料等垫路材料遮盖防护网片,防治直接暴露产生扬尘。 (6).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装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装卸时防止遗撒和飞扬,以减少扬尘。
12
6.5.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
(1).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线或用于洒水降尘。
(2).严禁泥浆溢出泥浆池,施工完毕,泥浆经沉淀后的清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为防止水污染,现场厕所排污管线上设化粪池,定期清淘,污水经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6.6.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措施
(1).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产生强噪声的钢筋加工、制作,放在加工厂完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对全体职工的环保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
(3).到场材料卸车时,成品材料采用人工搬运;钢筋、管材等采用吊车吊卸;散装材料(砂、石)采用自卸车卸车时注意慢起轻放,将现场施工噪音降低到最低水平。 7.工程安全防护措施 7.1土方工程
(1).挖土应从上而下分层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2).基坑采取护坡措施后,方可开挖;
(3).基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m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得超过1.0m;
(4).操作时要随时观测上方土壤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应及时放坡或加固;
(5).基坑边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并悬挂危险标志,夜间施工挂红色标志灯,任何人不得在基坑边和陡坡下休息;
(6).土方开挖时,确保排水畅通,并特别注意边坡稳定,下大雨时要停止施工; (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8).作业区内应无行人和障碍物,挖掘前先鸣声示意,并试挖数次,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
(9).作业时,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将行走机构制动住,并将轮胎或履带楔紧。 (10).遇较大的坚硬石块或障碍物时,须待清除后,方可挖掘。不得用铲斗破碎石块或用单边斗齿硬啃。
13
(11).作业时,必须待机身停稳后再挖土,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作回转行走等动作,回转制动时,应使用回转制动器,不得用转向离合器反转制动。
(12).装车时,铲斗要尽量放低,不得碰撞汽车的任何部分。在汽车未停稳或铲斗必须越过驾驶室而司机未离开前不得装车。
(13).作业时,铲斗升、降不得过猛。下降时不得撞碰车架和履带。
(14).在作业或行走时,严禁靠近架空输电线路,机械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15).操作人员离开驾驶时,不论时间长短,必须将铲斗落地。
(16).行走时,主动轮应在后面,臂杆与履带平行,制动住回转机构,铲斗离地面1m左右。上下坡道不得超过本机充许最大坡度,下坡用慢速行驶,严禁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档滑行。 7.2.基坑周边防护
(1).土方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2).临时架子作业中的安全带、工具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雨天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4).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5).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上下基坑搭设临时马道。 (6).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2m,下杆离地高度0.6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3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7.3.基坑监测:
水平位移、沉降监测设计共设18个观测点,沉降观测标点长6.1m。监测单位由建设单位另行选定。
14
附图1:土方开挖示意图
15
附图2: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16
附图3:基坑平面图
附图4:基坑剖面图
附图5:局部深坑开挖及土钉墙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