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影史-黄文达-教学大纲
国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要使学生对外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完整的了解,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发展脉络,学会和提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技术、文化、政治多方面的视野出发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牢固掌握外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人物、作品的要素和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注意从发展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影响,兼顾对中国电影现状和发展的借鉴价值。
本课程学时安排为80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组织学生观看代表影片。但由教师指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行看完50部左右的外国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并做好观摹笔记。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概况及电影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电影叙事语言的发展,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发展,其中重点是视听语言的发展、变化,因此主要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突出电影运动的思潮、现象、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与分析。总体上突出以点带面的方式,以美国、欧洲、前苏联的叙事电影发展为重点,同时兼顾亚洲(日本、印度、韩国等)的电影发展。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本课程在教学上要求对电影发展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做到精讲细论,深入讨论、准确掌握。在厘清各国电影发展中的诸多观点与争议的主要脉络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从具体的影片创作和理论思潮出发,通过深入讲解与讨论,使学生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准确、明晰地掌握、分析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建立正确的电影史识。
在教学实践方面,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看、讲、议结合,突出对段落和整体结构的认识和运用,因此要求观看与“剪片”相结合,在认真观看原作与若干量的段落的基础上,以对原作的重点段落与画面的串讲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课后论文的方式来进行。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4.电影馆丛书焦雄屏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电影理论史》(意)基多·阿里斯泰戈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6.《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3)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2003 7.《中外影视名著辞典》李恒基王汉川等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8.《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钟大丰 梅峰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9.《当代电影论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0.《电影世界》杂志 11.《当代电影》杂志 12.互连网的相关网站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本课程考试方式:平时作业(40%),期末考试(闭卷或开卷)60%,同时参考平时上课出勤情况,如果本课程总教学中缺席次数超过三分之一,则取消考试资格。 六、讲授大纲: 序言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特性、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电影史的分期。 第一节 视觉文化时代 第二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方法问题 第四节 分期
第五节 参考书目 第一章 电影的初创时期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发明电影的三大物质基础。理解卢米埃尔兄弟与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与得失
第一节 电影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电影的发明 第二节 从记录向叙事过渡 第三节 梅里爱的创新与误区 第四节 电影的商业竞争 第五节 欧洲:从模仿到突围 第二章 美国:叙事的自觉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电影叙事的早期特点,掌握以卓别林为代表的美国喜剧影片的特点,理解格里菲斯的创造性贡献及其价值。 第一节 波特的时空处理
第二节 格里菲斯:使电影成为艺术 第三节 美国特产:喜剧片 第三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先锋运动的特点、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理解其对电影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节精神新大陆的发现:从理性到非理性 第二节德国:从内心到街头——表现主义及其它 第三节法国:另类叙事
第四章 前苏联:从纪录片到蒙太奇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苏联电影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特性。掌握、理解苏联学派及其蒙太奇理论(包括其代表作品)的基本内容、概念、特性,及其对世界电影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 纪录片与“电影眼睛派” 第二节 库里肖夫和苏联学派 第三节 爱森斯坦和他的蒙太奇理论 第四节 普多夫金和蒙太奇叙事 第五节 关于蒙太奇理论的历史表述 第五章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有声片出现对电影发展史的意义与价值。了解好莱坞制度的成因及基与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类型影片的特点及其代表导演与作品。 第一节 声音与色彩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企业的财政制度和运作机制 第三节 类型片
第四节 好莱坞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第六章 法国的浪漫:诗意现实主义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掌握以雷诺阿为代表的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及其对电影史的贡献与影响。 第一节 从声音中寻找法兰西文化的声音 第二节 在断裂中保持精神的延续
第三节 让·雷诺阿:诗意现实主义的良心与象征 第七章 前苏联:苦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对电影史的影响与警示。掌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诗电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外国电影史-黄文达-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