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中庸》里的领导谋略
中庸,不是随大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圆滑老练,而是一种均衡之术,是一种不保守不偏激的态度,,是一种以和为贵的生存智慧。低调,不是低人一等,不是一味忍让,也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一种超越别人的智慧,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攻伐之术,是一种不争而狡的谋略。
最早提出“中庸”概念得是孔子。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大学中庸之道,是修身成功之道,亦是企业管理之道。中庸,是一种实效智慧,一门领导艺术,甚至被高度评价为“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仔细品味,受益终身。
1.尚中——不偏不倚的平常心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既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头,也不要欠缺,不要不及。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就是做下属不要低三下四,为上级不要专横跋扈;就是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失败时不要心灰意冷。
2.时中——审时度势,与时偕行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就是“时中”。“时中”要求人们要关注时间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变化有清醒的观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察、了解和认识,并据此设计自己的应对策略,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能趋时变通,即是“识时务”,而“识时务者为俊杰”。“时中”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时刻注视和观察客观世界变化的同时,以变应变,以变制变,随需应变,变中求生,变中求胜。而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对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中庸之道管理思想要求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制宜”,也就是企业家在考虑问题时要考虑大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不可使用自以为是的理性分析,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管理上的偏差,管理还要从人性的特点出发,企业家要懂得与员工相处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对待员工不仅要有法度,还要有厚度。
3.中正——恪守规矩,正心正身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场道德。同时,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就是名正言顺,以身作则,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对于我们现今的职场人士有着积极地
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借鉴意义。
4.中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说的一段话。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5.控制情绪,和谐共赢
“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达了“中和”,天地便在自己的位置上运动,而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了。
6.学、问、思、辩、行——职场成功“五部曲”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学、问、思、辩、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辩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关键在于下功夫,所以《中庸》所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是说,别人下一个功夫,你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个功夫,你下上千个功夫,尽管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 的精神,也就功到自然成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