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学生用书单独成
册]
[基础温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D||。凡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错||,D项正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为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该物质为氧化剂||,故B、C项错误||。
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Fe+H2SO4===FeSO4+H2↑
C.BaCl2+H2SO4===BaSO4↓+2HCl D.H2+CuO=====Cu+H2O
解析:选B||。A、C两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是离子反应||,B项符合条件||。 3.下图为反应Fe+CuSO4===Cu+FeSO4中电子转移的关系图||,则图中的元素甲、乙分别表示( )
A.Fe||,S B.Cu||,S C.Fe||,O D.Fe||,Cu
解析:选D||。Fe与CuSO4反应||,Fe失电子被氧化||,+2价Cu得电子被还原||。 4.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C||。A项||,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NH3+HCl===NH4Cl||,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B项||,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aCO3=====CaO+CO2↑||,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C项||,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D项||,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
5.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B||。A项中锌原子失电子||,氢原子得电子||,而不是锌原子得电子||,氢原子失电子;B项中应注意KCl中的氯来自于HCl的复分解产物||,而不是KClO3的还原产物||,B项正确;C项||,得失电子总数为6;D项||,HNO3中的+5价氮原子得电子生成NO2中的+4价的氮原子||,箭头应指向氮原子而不是氧原子||,且得失电子总数为2而不是4||。
6.氢化钙可做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高温
△
第1页/共5页
解析:选A||。||,由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来源于CaH2和H2O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7.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A.2H2+O2=====2H2O
B.2NaHCO3=====Na2CO3+H2O+CO2↑ C.CuO+CO=====Cu+CO2
D.C+FeO=====Fe+CO↑
解析:选C||。从图中的关系可以看出区域3表示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又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A项中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B项中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又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项中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
8.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SO3→SO2 B.HCl→H2 C.FeCl2→FeCl3 D.Fe2O3→Fe
解析:选C||。反应需加入氧化剂||,则物质转化是还原剂――→氧化产物||。
9.已知:Fe2O3+3CO=====2Fe+3CO2||。
(1)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________被还原||,________被氧化||。
(3)在该反应中||,若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O2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0价||,Fe2O3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CO被氧化;整个过程遵循: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由于||,故当2 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n(CO2)=1 mol||,V(CO2)=22.4 L||。
高温
氧化剂
高温
△△点燃
答案:(1)
(2)Fe2O3 CO (3)22.4 L
△
10.碳与浓硫酸可发生反应:C+2H2SO4(浓)=====2SO2↑+CO2↑+2H2O||。
(1)在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做为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
(2)若生成1 mol SO2||,则消耗C________mol||,生成CO2(标准状况)________L||。
第2页/共5页
解析:
△
C+2H2SO4(浓)=====2SO2↑+CO2↑+2H2O 0.5 mol 1 mol 0.5 mol V(CO2)=0.5 mol×22.4 L·mol-1=11.2 L||。
答案:(1)降低 H2SO4 C (2)0.5 11.2[能力提升]
1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解析:选A||。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概括成如下形式: 这样||,根据反应①得知物质的还原性:H2SO3>I-||,由反应②得知物质的还原性:I->Fe2
+
||,由反应③得知物质的还原性:Fe2+>NO||。由此得出这四种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H2SO3>I->Fe2+>NO||。
12.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Cl2+2Fe2+===2Cl-+2Fe3+
解析:选A||。由于Fe3+氧化性强于I2||,所以FeI3不存在||,A中反应不可能发生||。B、C、D中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所以可以发生||。
13.已知氧化性:Br2>Fe3+>I2||,还原性:I->Fe2+>Br-||,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Br2+2I-===2Br-+I2
B.Br2+2Fe2+===2Br-+2Fe3+ C.2Fe3++2I-===2Fe2++I2
第3页/共5页
D.2Fe3++2Br-===2Fe2++Br2
解析:选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D项不符合||,不能发生||。
14.溶液中氧化剂XO-10-2mol||,与300 mL 0.1 mol·L-1亚硫酸钠(Na2SO3)3的含量为1.5×
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已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还原产物中元素X的价态是( )
A.+2 B.-2 C.+1 D.0 解析:选C||。n(Na2SO3)=0.3 L×0.1 mol·L-1=0.03 mol||,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化合价升高总数为[+6-(+4)]×0.03 mol;设X被还原后的价态为y||,则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y)×1.5×10-2mol||,由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降低总数:(6-4)×0.03=(5-y)×1.5×10-2||,y=+1||。
15.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另外一种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所给物质中As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低价态的AsH3是还原剂||。
(2)0.2 mol KBrO3得到1 mol电子||,说明Br元素在反应中降低了5价||,所以X的化学式为Br2||。
(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相等的规律可配平该
方程式为
+4H2SO4===4K2SO4+4Br2+5H3AsO4+4H2O||。
答案:(1)AsH3 (2)Br2 (3)ac (4)
16.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则氧化性KMnO4____Cl2(填“>”、“<”或“=”)||。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页/共5页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产物+弱还原产物”可以判断KMnO4的氧化性大于Cl2的氧化性||。(2)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时||,发生反应:Cl2+2KI===I2+
2KCl||,产生的I2使淀粉变蓝||,可以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3)B中Cl2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4)C中NaBr与氯气反应生成NaCl和Br2||,将C中溶液滴入D中||,振荡||,发生反应:Br2+2KI===I2+2KBr||,静置后D中溶液分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红色||,可以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5)氯气是一种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所以要用NaOH溶液吸收||。
答案:(1)> (2)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
层变为紫红色
(5)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