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条件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作者:魏晓光 安世瑾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摘 要:本文首先界定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阐释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制定长期培养规划、统筹市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本文成果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技能人才;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高技能人才是指通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掌握了如今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特征和独立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相比于其他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具有高超的生产技术、技巧或者对技术的“直觉”;具有操作经验和操纵经历,掌握了高、精、尖的操作技术。[1]技能人才相较于其他劳动者的脑力劳动的比重比较大,具有很高的创造力和比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由此可见,高技能人才无疑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了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数量、质量和结构的要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现代企业发展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指标体系构建还存在不少问题。[2] 二、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过具有培训高级技师的专业培训机构相对较少,而且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严重不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少,但是其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不匹配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技能人才总量不少,但是其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很小,持有相关高技能人才资格证的人才只占到总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只有基本职业技能的低层次技能人才。而且,其男女比例、老中青比例失衡,导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竞争力弱。 3、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当前市场需求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