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世界民族音乐》是近现代得以发展的一门以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新兴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人文学科性质,在形成音乐的世界文化视野,培养尊重文化多样性观念,提高人文修养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在实施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获得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曲和音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传统、音乐文化观念以及音乐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跨文化音乐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以此来分析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及其特点。
2.在比较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在初步的演唱演奏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乐器、乐曲的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3.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多种多样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音乐文化奥秘的志趣,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和发展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4.理解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音乐在
1
文化整体中的意义以及各民族音乐的共性与特性。扩展学生的全球文化视野,树立理解和尊重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能力。
5.在教师的教学示范中,使学生获得有关《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验,养成关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习惯,逐步掌握中小学有关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所选音乐成品要有较高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广泛性与典型性相统一。尽可能广泛选取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形式、乐器及其曲目,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从教学时数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精品,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以有利于音乐审美实践为出发点,鉴赏曲目和演唱演奏曲目的选择要为取得直接经验和艺术感受提供精品实例,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总结归纳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特点。
(4)突出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在保持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同时,注重师范性和实用性,精选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高、指导意义强的理论、知识和曲目。
2.课程基本内容
2
(1)世界民族及其音乐 ? 民族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 世界民族概况 ? 文化脉络中的音乐 ? 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 ? 文化多样性与世界民族音乐教育
(2)东亚音乐:介绍日本、朝鲜半岛、蒙古的音乐
(3)东南亚音乐:介绍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音乐
(4)南亚音乐:介绍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音乐
(5)西亚北非音乐:介绍阿富汗、伊朗、土耳其、阿拉伯各国、中亚、北非各国的音乐
(6)黑人非洲音乐:介绍东非、西非、南非、中非各国的音乐 (7)欧洲音乐:介绍欧洲各国的音乐
(8)北美音乐:介绍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和在美国、加拿大的欧洲、非洲移民音乐
(9)拉丁美洲音乐:介绍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
(10)大洋洲音乐:介绍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三大群岛的传统音乐
在以上各教学单元中,主要讲授产生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主要体裁、形式、乐器、曲目,总结归
3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