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9.劝学
荀子 第一课时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第9课《劝学》。 二、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努力引导学生理解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教学时要求学生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同时注意一些重点词语,在诵读中仔细揣摩,逐步积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
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
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五、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六、教法选择:
诵读-体会 七、学法指导:
读思结合,感悟作品。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及解题: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跂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四)、整体感知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明确: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阅读疏通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朗读、翻译,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点,分类整理知识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章中的说理简洁严谨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