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一、有一放在空气中的玻璃棒,折射率n=1.5,中心轴线长L=45cm,一端是半径为R1=10cm的凸球面.
1.要使玻璃棒的作用相当于一架理想的天文望远镜(使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物成像于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的2.对于这个玻璃棒,由无限远物点射来的平行入射光束与玻璃棒的主光轴成小角度φ1时,从棒射出的二、正确使用压力锅的方法是:将已盖好密封锅盖的压力锅(如图18-2-1)加热,当锅内水沸腾时再望远系统),取中心轴线为主光轴,玻璃棒另一端应磨成什么样的球面?
平行光束与主光轴成小角度φ2,求φ2/φ1(此比值等于此玻璃棒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加盖压力阀S,此时可以认为锅内只有水的饱和蒸气,空气已全部排除.然后继续加热,直到压力阀被锅内的水蒸气顶起时,锅内即已达到预期温度(即设计时希望达到的温度).现有一压力锅,在海平面处加热能达到的预期温度为120℃,某人在海拔5000m的高山上使用此压力锅,锅内有足量的水.
图18-2-1
1.若不加盖压力阀,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多少?
2.若按正确方法使用压力锅,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多少?
3.若未按正确方法使用压力锅,即盖好密封锅盖一段时间后,在点火前就加上压力阀,此时水温为27℃,
那么加热到压力阀刚被顶起时,锅内水的温度是多少?若继续加热,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多少?假设空气不溶于水.
5
已知:水的饱和蒸气压pW(t)与温度t的关系图线如图18-2-2所示.大气压强p(z)与高度z
3
的关系的简化图线如图18-2-3所示.当t=27℃时,pW(27°)=3.6×10Pa;z=0处,p(0)=1.013×10Pa.
图18-2-2
图18-2-3
A
三、有两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B,A静止,B以速度v0与之发生碰撞.已知:碰撞后二者的速度v和vB在一条直线上,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有可能被某一氢原子吸收,从而该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
后,此原子向低能级态跃迁,并发出光子.如欲碰后发出一个光子,试论证:速度v0至少需要多大(以m/s表示)?
已知电子电量e=1.602×10
-19
C,质子质量为mp=1.673×10
-27
kg,电子质量为me=0.911×10
-31
kg,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13.58eV.
图18-2-4
四、如图18-2-4所示,均匀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B=B0-kt
(k为大于零的常数).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金属圆环相互交叠并固定在图中所示位置,环面处于图中纸面内.圆环的半径为R,电阻为r,相交点的电接触良好,两个环的接触点A与C间的劣弧对圆心O的张角为60°,求t=t0时,每个环所受的均匀磁场的作用力,不考虑感应电流之间的作用.
图18-2-5
五、如图18-2-5所示,一薄壁导体球壳(以下简称为球壳)的球心在O点.球壳通过一细导线与端电
-
-
压U=90V的电池的正极相连,电池负极接地.在球壳外A点有一电量为q1=10×109C的点电荷,B点有一电量为q2=16×109C的点电荷.点O、A之间的距离d1=20cm,点O、B之间的距离d2=40cm.现设想球壳的半径从a=10cm开始缓慢地增大到50cm,问:在此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各是多少?已知静电力常量k=9×10N·m/C.假设点电荷能穿过球壳壁进入导体球壳内而不与导体壁接触.
1
9
2
2
六、一玩具“火箭”由上下两部分和一短而硬(即劲度系数很大)的轻质弹簧构成.上部分G1的质量为m,下部分G2的质量为m2,弹簧夹在G1与G2之间,与二者接触而不固连.让G1、G2压紧弹簧,并将它们
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已知的定值E0.通过遥控可解除锁定,让弹簧恢复至原长并释放其弹性势能,设这一释放过程的时间极短.第一种方案是让玩具位于一枯井的井口处并处于静止状态时解除锁定,从而使
上部分G1升空.第二种方案是让玩具在井口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撞击井底(井足够深)后以原速率反弹,反弹后当玩具垂直向上运动到离井口深度为某值h的时刻解除锁定.
1.在第一种方案中,玩具的上部分G1升空到达的最大高度(从井口算起)为多少?其能量是从何种形式2.在第二种方案中,玩具的上部分G1升空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亦从井口算起)为多少?并定量讨论其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能量可能是从何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