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历史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经过你的分析推理,下列哪一情形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生的( ) A.在宋辽的边境上,契丹族人能买到他们喜欢的宋代丝织品 B.在西夏的太学里,党项族人能看到被他们翻译过的汉文书 C.在宋辽时期的东北,蒙古族人经常在室内的炕下烧火取暖 D.在临安南迁的汉族人品尝来自金的美食
2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A.
B.
C.
D.
3 . 历史地图是从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关系理解和表达历史现象的最好手段。下边的地图反映的是
A.三国鼎立形势
B.南北朝对峙形势
第 1 页 共 9 页
C.辽、北宋、西夏并立 D.宋、金对峙形势
4 . 这次和平是买来的和平,但这次盟约保持了辽宋很长时间的和平,为这次和平作出最大贡献的是 A.姚崇 B.宋璟 C.石守信 D.寇准
5 . 《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谁?谁又是最擅长跳该舞的人?( ) A.唐太宗 长孙皇后 C.唐高宗 武则天
B.唐玄宗 杨贵妃 D.隋炀帝 陈丽华
6 .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a处建立的政权是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清朝
7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8 . 唐玄宗和唐太宗都善于用人,其中唐太宗时的名臣有 A.姚崇 B.魏征 C.宋璟 D.长孙先令
9 . 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第 2 页 共 9 页
A.废除宰相 B.分化事权 C.设置通判 D.控制禁军
10 .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李白——《窦娥冤》 B.苏轼——《静夜思》 C.关汉卿——《牡丹亭》 D.曹雪芹——《红楼梦》
11 . 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李渊
B.赵匡胤
C.朱元璋
D.皇太极
12 .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
13 . 2006年9月份,扬州获得的荣誉是:( ) A.运河之都
B.全国文明城市
C.联合国人居奖
D.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4 . 隋朝灭亡、唐朝灭亡、元朝灭亡、明朝灭亡,都有一个重要的相同因素,这就是 A.农民起义的打击 C.外来国家的侵略
B.少数民族的入侵 D.内部奸臣的篡权
15 . 繁盛的唐朝在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了衰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军起义
D.宦官专权
16 .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C.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
第 3 页 共 9 页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17 . 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形成我国文化史上的壮观图景,推动了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下列成就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①明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②唐朝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它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时间记载的活字印刷品 ③唐诗流传下来的有近五万首,其中最著名的有诗圣李白、诗仙杜甫 ④隋唐书法名家辈出,著名的有颜真卿和柳公权,分别创立颜体和柳体
⑤唐代绘画成就突出,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阎立本所作《步辇图》是反映唐蕃友好关系的名作
⑥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和谐优美的盛世特色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王朝的行政机构示意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第 4 页 共 9 页
19 . 下列制度和技术创新及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科举制 ③郾城大战 ④交子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20 .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 D.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
二、综合题
21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元史地理志》中说:“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材料四;隋唐文化成就辉煌,尤其是唐朝文学;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兼容并蓄吸收了很多不同民族文化,而且很多的文化都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是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
(1)根据材料一,说说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指的是哪个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 (2)元统治者是如何解决材料二中这一难题的? (3)请写出材料三图一和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
第 5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