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说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以下属于群众性农业推广组织的是()

A.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B.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C.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 D.县农机化站

14.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形成一般都是以专业户为基础,表现为生产经营的专业性,这种特性称为() A.互益性 B.同类相聚性 C.民间性 D.非盈利性 15.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类型不包括()

A.技术普及推广型 B.技术经济服务型 C.技术经济实体型 D.技术综合开发型 16.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类型不包括()

A.农业专家型 B.普及推广性 C.技术经济服务型 D.技术经济实体型 17.我国农业推广的渠道很多,下述中属于农业推广机构推广渠道的是()

A.乡(镇)农技站 B.教育单位推广部门 C.科研单位推广部门 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8.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我国农业推广技术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 A.省农技推广站 B.县农技推广中心 C.乡镇农技站 D.村级农技服务组织 19.农业推广组织在形式上是一种()

A.沟通渠道 B.推广目标决策系统 C.服务机构 D.推广工作实施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我国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部门有()

A.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B.种子公司 C.经营管理总站 D.供销合作社 E.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根据其活动的容不同,划分为()

A.技术研究开发型 B.技术经济实体型 C.技术经济服务型 D.信息研究开发型 E.技术普及推广型 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特性可概括为()

A.互益性 B.同类相聚性 C.民间性 D.非盈利性 E.综合性 4. 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的原则 B.动态中稳定的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原则 C.合理发挥部门功能,从整体系统上求得最佳结构的原则 D.技术领先原则 E.组织设计利于组织自身功能发挥的原则 三、名词解释

1. 组织设计:概括为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 2. 农业推广组织:是组织中的一个特定活动围的名称。 3. 组织: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人、部门等)、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机构。

4. 组织结构(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5. 机构的组织结构:是指成员为实现机构本身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问答题

1. 简述组织结构体系的容? 答:(1)职能结构,即完成团体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2)层次结构,即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组织的纵向结构。(3)部门结构,即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专门组织的横向结构。(4)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2. 简述有效地组织设计的特征?(简述有效组织设计特征) 答:(1)它能为组织活动提供明确的指令,有助于组织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使组织活动更有秩序和预见性。(2)有助于及时总结组织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像教训,从而形成合理的结构。(3)有助于保持组

织活动的连续性。(4)有助于正确确定组织活动的围及劳动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工作绩效。 3. 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试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试述农业推广组织机构在推广工作中的职能。) 答:(1)确定推广目标 (2)保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 (3)保持推广工作的呃权变性 (4)利于信息的交换(5)配合、协作 (6)控制 (7)具有对组织成员、工作条件和工作容的调控能力。 (8)组织的促动因素。 (9)评估

4. 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的原则。(2)动态中稳定的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原则 (3)合理发挥部门功能,从整体系统上求得最佳结构的原则。(4)组织设计利于组织自身功能发挥的原则。

第六章 农业推广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般推广项目计划最佳期限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 短期农业推广计划的时限,一般划定在()

A.10年以上 B.5~10年 C.3~5年 D.3年以

3. 从宏观来讲,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一般分级(层次)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 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可以分为()级 A.二 B.三 C.四 D.五

5. 下列关于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微观三级经验层次”的划分,正确的是() A.基本目标、一般目标和工作目标 B.基本目标、总目标和一般目标 C.基本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 D.基本目标、子目标和教育目标 6. 下列目标中,用作拟定工作目标的依据是()

A.基本目标 B.一般目标 C.政策目标 D.中间目标

7. 用以指引推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满足农民日常需要,最具体可行的目标是() A.基本目标 B.一般目标 C.工作目标 D.中间目标 8. “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属于()

A.政策目标 B.中间目标 C.实施目标 D.教育目标 9. 两年将农民人均年收入从5000元提高到7000元“属于() A.政策目标 B.中间目标 C.实施目标 D.教育目标

10.推广对象的规模,一般比推广工作者个人所接触到的农民群体()。 A.小 B.大 C.差不多 D.无法比较 11.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 A.推广人员 B.农民 C.推广项目 D.信息

12.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己拟定计划,这种方式是()

A.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 B.自下而上的计划拟定方式 C.联合拟定方式 D.上下结合双程序 13.适合教育性农业推广工作要求的推广计划拟定方式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联合拟定 D.专家拟定 14.反应型推广工作的一个弱点是()

A.凭经验发现问题 B.忙于解答农民的问题 C.不能及时发现新问题 D.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 15.按管理形式分类,农业推广机构和人员根据国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计划和发展目标,采用技术、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计划,这种计划称为()

A.指导性推广计划 B.指令性推广计划 C.对全体农民的推广计划 D.对个别农民的推广计划 16.自下而上的推广计划拟定方式,存在于()

A.我国 B.美国早期 C.西方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7.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准备工作的程序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可行性分析 B.项目申请 C.立项 D.扩初设计

18.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准备工作的程序中,首先要作好的第一项工作是() A.可行性分析 B.立项 C.项目申请 D.扩初设计 19.在确定农业推广项目时,要进行项目准备,其核心容是()

A.可行性研究 B.项目的评估、论证 C.项目的申报 D.扩初设计 20.农业推广人员在制定计划时的首要任务之一是()

A.确定推广地区 B.确定推广目标 C.确定推广人员 D.确定推广组织 21.制定农业推广目标的依据是()

A.经济发展目标 B.社会发展目标 C.生态发展目标 D.农业发展目标 22.最初实施“丰收计划”的年份是()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7年

23.我国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推广计划是() A.星火计划 B.燎原计划 C.丰收计划 D.基层推广计划

24.1985年,由国家科委主持,各高等院校、研究和设计单位、产业部门参加拟定,应用科学技术振兴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称为()

A.星火计划 B.丰收计划 C.燎原计划 D.国家科技成果重点项目推广计划 25.我国“星火计划”的实施,一般采用的形式为()

A.二年计划 B.三年计划 C.四年计划 D.五年计划 26.农业推广计划的验收方式中不能形成正式结论的是()

A.现场验收 B.通讯验收 C.农民、社会验收 D.专家验收

27.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组织有关技术经济专家,到项目承担单位,对照合同逐项审核、评议,并做出验收结论,属于()

A.现场验收 B.专家通讯验收 C.农民验收 D.社会验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业推广计划按管理形式分类一般可分为()

A.项目推广计划 B.综合推广计划 C.全面推广计划 D.指令性推广计划 E.指导性推广计划 2. 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原则包括()

A.实际出发、实事 B.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C.干部、农民、专家三结合 D.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E.有助于提高农民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及自助能力 3. 农业推广项目的准备工作程序包括()

A.项目申请 B.可行性分析 C.评估 D.立项 E.扩初设计 4. 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方法有()

A.调查研究法 B.比较分析法 C.预测技术法 D.整体综合法 E.优选决策法 5. 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指导分为()

A.推广人员培训指导 B.示户培训指导 C.技术指导 D.经营管理指导 E.行政指导 6. 农业推广计划监督检查的容包括()

A.项目计划、方案落实情况 B.试验、示田建立情况 C.推广效果 D.典型经验的总结 E.配套经费情况 7. 推广信息的容,主要取决于()

A.目标 B.推广对象 C.推广策略 D.组织 E.推广工作者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推广计划:是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2. 指令性推广计划:是指国家农业推广机构根据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用行政办法启发教育农民采用农业

先进技术和成果的计划。

3. 指导性推广计划: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和人员根据国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计划和发展目标,采用技术、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计划。

4. 比较分析法:把资源物质、技术、劳动力等的拥有量、质量要求,全面比较分析;借鉴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状,找出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展望未来,拓宽发展前景,为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5. 农业推广目标的涵义:既是我们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用以检验推广工作好坏的尺度或标准。 四、问答题

1. 简述农业推广计划的特点? 答:(1)推广计划必须切合实际,理论色彩不宜太浓。(2)推广计划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必须是综合的,以适应农村人民广泛的、多样化的需要。(3)推广计划必须很好地设计,以便为农村发展作出持续的贡献。

2. 简述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原则?(试述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原则。) 答:(1)从实际出发、实事的原则 (2)与地区性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3)干部、农民、专家三结合的原则 (4)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有助于提高农民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及自助能力的原则。 3. 简述制订农业推广计划的方法? 答:(1)调查研究法 (2)比较分析法 (3)预测技术法 (4)整体综合法 (5)优选决策法 4. 简述农业推广计划验收方式。 答:(1)现场验收 (2)专家通讯验收 (3)农民、社会验收 5. 简述农业推广项目准备工作的程序

答:农业推广项目准备的工作程序包括项目申请、可行性分析、评估、立项及扩初设计等环节。 6. 农业推广计划的执行和实施中应着重抓好哪几个环节

答:农业推广计划的执行和实施中应着重抓好三个环节:①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方案;②对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认真详实的记录;③加强对推广计划的实施指导 7. 简述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任务。 答:(1)确定推广目标 (2)确立推广对象 (3)确定推广容 (4)确定推广方法 (5)推广计划的组织

8. 简述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程序? 答:(1)农业推广项目的确定 (2)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估、论证和确定 :a可行性研究、b评估、论证c项目的确定 d签订项目合同 e扩初设计 9. 简述农业推广计划的制定程序? 答:(1)确定农业推广计划的目标体系 (2)开展调查研究 (3)拟定农业计划方案 (4)论证并检验多种方案 (5)确定农业推广计划 10.简述农业推广计划的拟定方式? 答:(1)自上而下 (2)自下而上 (3)联合拟定 11.简述制订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方案? 答:(1)规定下达任务,签订合同,要求承包单位与个人按实施方案有效执行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容。(2)组织协调、分级管理 (3)监督检查 12.简述监督的容及方法? 答:(1)检查各个项目计划、方案落实情况。(2)检查项目试验、示田建立情况 (3)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 (4)及时总结典型经验 方法:(1)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2)组织项目联查

第七章 农业推广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

A.农民行为 B.农民 C.普通学校学生 D.乡村农业推广人员 2. 农业推广教育是(),指开发农村的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A.咨询 B.宣传 C.开发 D.传播 3. 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A.普及性 B.正规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4. “看花容易,绣花难”指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 A.实用性 B.时效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5. “学中做、做中学”反映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 A.普及性 B.实用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6. 进行农家记帐、家庭工副业生产管理、粮食保管、防鼠、食物营养、食品卫生、环境美化、子女教育、庭院经济等为容的教育称为()

A.“四健”教育 B.管理教育 C.技术教育 D.家政教育 7. 农业推广教育方法按传播方式分类,则不包括()

A.个别方式 B.群体方式 C.大众方式 D.书面方式 8. 田间插旗法属于()

A.群体教学法 B.鼓励教学法 C.个别教学法 D.一般教学法

9. 通过农业竞赛、评价奖励,农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的方法,称为() A.效果示法 B.鼓励教学法 C.技术示法 D.集体教学法

10.某乡镇组织农民到某村组现场参观考察玉米套大豆高产示片,这种推广教育方法属于() A.效果示法 B.大众教学法 C.技术示法 D.现场参观教学法

11.如果你在田间看到某一地块发生棉铃虫害,需要防治,但当事人(承包这块地的农户)又不在现场,你认为采用哪种推广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A.田间插旗法 B.模农户法 C.定点咨询法 D.不拘形式接触法

12.推广工作者同推广对象在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称为() A.群体教学法 B.个别教学法 C.农家访问 D.不拘形式的接触

13.“种粮为吃饭,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反映的是农民的() A.羞于言商的封闭心理 B.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 C.小而全的自给心理 D.竞争开拓的高效心理

14.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总抱有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此即为() A.意志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评价过程 15.丹麦政府规定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农场贷款者必须获得()

A.“岗前培训结业证” B.“绿色证书” C.“绿卡 D.“红色证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农民学习的特点()

A.目的明确 B.互相学习 C.精力分散 D.学习时间少 E.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

2. 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A.年龄 B.教育程度 C.学习时间 D.心理背景 E.身体素质 3. 以下属于大众教学法的有()

A.幻灯 B.电影 C.录像 D.田间插旗 E.报纸 4.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一般心理过程有()

A.对客体的反应 B.技术的先进性 C.认识过程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5. 农业推广教育性的工作包括()

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说明

13.以下属于群众性农业推广组织的是()A.农村专业技术协会B.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C.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D.县农机化站14.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形成一般都是以专业户为基础,表现为生产经营的专业性,这种特性称为()A.互益性B.同类相聚性C.民间性D.非盈利性15.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类型不包括()A.技术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41fx3gccm5a66i6tmib55397303xo010b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