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核心素材积累 ——核心作文话题(3)传统
【分类说明】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体现出本国或本民族独特审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气质、品质、操守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姓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传扬在脍炙人口的中华诗词里……
“传统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其内容浩如烟海,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居高临下”探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写作时从传统文化对一个家庭、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的角度去展开思路。贯穿古今,例举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以及它们与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文明的关系及其影响。同时,又对濒临流失的文化产生诸多思考:我们在走向世界的时候,却忘却了自己的民族根基,“我们走得太远,却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从传统文化的繁荣到传统文化的“流放”,再到当下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考生可拓展思路,通过深刻、尖锐、凝练的思辨,阐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对一个民族的危害。这样的文章需要考生拥有强烈的感情和张扬的个性,文章的语言需要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
2.“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文物、绘画、书法、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族匠心(茶艺、京剧、刺绣、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甚至也可以写家风。但不论怎样写都要回到作文所给的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上。
【重要素材】
1、守住传统民俗,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 中华民间习俗、故事在当代生活中已严重失落。凤翔泥塑、木板年画、千阳灯盏戏、凤县民歌……这些深深扎根于宝鸡民间的传统文化如今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2016年起,陕西宝鸡市财政每年都
将拨专款40万元用于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华阴老腔”亮相春节联欢晚会,“中国苏绣”走上国际时装周,走向世界的“南京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步伐铿锵。
2、各大开幕式上的中国元素
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充分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焰火,璀璨英两夜空;缶声,悠扬悦耳……开幕式中的“中国元素”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整台开幕式,因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中国与世界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奇观感”的恢弘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G20开幕式上从“茉莉花”到“欢乐颂”、从“春江花月夜”到“天鹅湖”, 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共同演奏的《高山流水》,九支曲目,九种形态,绘一幕“光影山水卷”,汇一首“世界交响曲”。国家一级演员徐宁这样评价这场演出:“以天为幕、以山为景、以湖为台,在表演中,我看到水、光、乐的三者完美融合”;中国艺术院研究院研究员宋宝珍则评价,《春江花月夜》《梁祝》《天鹅湖》《欢乐颂》不仅仅是文化内容的经典,而且是艺术形式上的经典。“中外不同的名曲剧目在西湖上共同演出,寓意深远。】
3、电影里的中国元素
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和美国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但是,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电影是别人制作的……尽管在国内,“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但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却被美国抢了先。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花木兰》系列动画片,在全世界赚取了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可联系当下如《欢乐喜剧人》、贾玲等恶搞花木兰事件对比思考:在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任何文学艺术都该“谨言慎行”,不随便否认历史,不轻易抹黑正面人物。创作者、表演者要有分寸,监管部门也要严格把关,千万别让粗俗、低俗、恶俗的文艺作品大行其道,毒化社会。)
4、央视大型纪录片《我们的中国梦——记住乡愁》
2015年开播至今已经第四季,抒发中华儿女不忘故土、落叶归根、思念家乡、守护家园的赤子之情,透视中华儿女继承民族优秀传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基因,表达中华儿女致力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和必胜信心。领导人指出,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个人的乡愁可以寄托在很多东西上,而央视的纪录片《记住乡愁》选择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记录的内容不同,但镜头下事物承载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萦绕在亿万中国人心头的乡愁。所以我们期待,《记住乡愁》能够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成为中国人释放乡愁的又一个出口。”(《人民日报》)
《记住乡愁》第三集《明月湾村——讲和修睦》向我们讲述了太湖深处西山岛最南端明月湾村的故事,展示出中国和文化传统的一个当代活标本。而第九集《街村口村——自尊自强》,讲述的是祖国东
北边陲少数民族赫哲族的故事。赫哲族人口极少,他们的乡愁,就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这部百集大作像是一部长长的气象万千的画卷,可贵的是它引领我们走进普通的院落,走近淳朴的乡民,从他们讲述的那一段段的天事、地事、人事,感受到这一民族文化的温度和硬度,更像是一座巍巍的人生精神的坐标。《记住乡愁》力图打捞那些影响人们日常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道德观念,这些融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伦常,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绵延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回响。这是一种信仰与坚守,使得文化传承的脉脉细流静静地流淌在每个普通个体的心间,维系着宗族之根、血亲之根、文化之根。——“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5、《我在故宫修文物》: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绘有800多个人物的《清明上河图》、金丝刺绣满满的万寿屏风、面容肃穆安详的木雕菩萨像……精美绝伦的文物,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却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这部3集纪录片在聚集了大批年轻人的弹幕视频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跻身热门搜索。而片中的故宫工匠,则成了新生代的“男神”“女神”。
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用目光穿透时间,用指尖对话历史,文物修复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专注与从容。这或许就是“燃”,纯粹地、执着地、充满敬畏地做一件事。正如一位纪录片导演所说,“好内容和新人类之间并不存在隔阂”。而关键之处在于,需要与文物修复一样保持“匠心”,才能制造更多“文化的相遇”。“空口袋立不起来”,一些热衷大投资、大场面的文化产品,即便全是高清航拍、数字特效,也难掩内里的空虚和苍白。好的文化产品,总能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美美与共”,以“工匠精神”收获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不要低估年轻人的鉴赏力,如果你认为他们“接收不到”,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够好。
很多时候,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各种符号:卷轴、瓷器、昆曲、武术……要知道,失去了时代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沟通,这些不过是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即使挂满了折扇、脸谱和中国结,也不过是仿古街的纪念品摊位。如果历史只剩下戏说,止步于胡编乱造的穿越剧;如果传统只剩下皮毛,演变成空洞乏味的实景秀,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市场,更是让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向他们传递中国传统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与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对抗。
精美的大座钟,即便是上百年前制造的,在匠人的精心呵护下,仍然可以运转如常。我们的文化传
统,同样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去发现、去呵护、去激活,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当此之时,传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些人打着“传统”的旗号,或是为了上项目圈钱,或是为了吸眼球博名,造出一些莫名其妙、徒具形式的文化垃圾,反而让传统“污名化”。“为往圣继绝学”,终究是要落实到实践之中去。领导人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能力。文化的长河里,既需要大国工匠沉心传递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也需要优秀导演用心建构当今时代的文化方舟,才能让文明古国的河流绵延不绝、源远流长。当修复无痕的文物被送去展出,网友的弹幕纷纷感叹,“看到这里居然泪目”“表白修文物的男神女神”“致敬中华文化”。这些情难自禁的年轻人们,或许不会真的投身文保事业,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肯定会有更多理解和认同。一部纪录片,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可谓殊为不易;而更多的文化产品,如若能有同样的效果,那就善莫大焉。
(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
6、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千年智慧照耀现代生活,传承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专家认为,这次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除了表明其作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说,由“二十四节气”而生成的农耕经验在实践过程中,由乡村社会来传承。因此,申办成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项目的尽快落地——让真正的传承者发挥作用,以显示出项目自身应用的社会效益。文化部非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同时,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端午节”申遗的成功,到“清明节”“除夕”的公共假期,到“二十四节气”,其实在每个中华传统节日中,都凝聚着民族发展的历史,都荟萃着人文理念的精华,都携带着传统美德的基因,如果能真正领略到这种情怀和精神,对于文化传承将会非常有益。
(在之前我国入选“非遗”的还有昆曲、古琴艺术、南京云锦、中医针灸、端午节、中国剪纸、
篆刻、京剧、皮影戏、珠算等三十多项。2018年1月26日,中国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说“中华民族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良渚让我们找到属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根’”。)
7、从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经典咏流传:一场净化国人浮躁的文化盛宴
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水乳交融,令人耳目一新。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委员提出的“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提案,获得17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曾经《中华诗词大会》带热了收视率,冠军武亦姝也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中国诗词大会》刚刚落幕,董卿酝酿筹备近1年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正式开播。在《朗读者》中,每期根据主题,回顾古今诗词、文学经典、电影桥段,通过人们饱含深情的朗读,以舞台视觉语言辅助呈现,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情感之美,并引发共鸣,受到各方关注。事实上,悄悄火爆起来的还有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一封信、一位演员、一张讲台——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见字如面》被网友们戏称为“素颜”节目,却在豆瓣上拿下高达9.5分的惊人分数。嘉宾们没有撕名牌,没有斗嘴,就是在读信,从古代到现代,从亲情、友情到爱情,齐齐地通过书信一一还原,把故事还原,把真相还原,把人物还原。
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未曾缺席过,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的《中国成语大会》,再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步步走来,被观众所熟知,这类节目不乏寓教于乐的娱乐因素,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温度。
“高而不冷”是这类节目特色,此前文化类节目不是没有,《百家讲坛》火了很长一段时间,央视的《开讲啦》,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都可以说是文化类节目。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刘炜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坦率地讲,对于学界人士来说,《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简单了些。但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正是因为简单,很多诗词他们也很熟悉,能参与其中,这才显示了节目并不是阳春白雪,也有耳熟能详。”
对于《朗读者》的火爆,也许制作人董卿在札记中的知而设问能回答这个问题——“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同样类比到《见字如面》可以说“你有多久没有写信了?”“你有多久没有读纸质书籍了?”……答案相比都是一样的——“很久了吧。”有学者说,这也是为什么《见字如面》《朗读者》这类文化类节目让我们如此推崇的原因。人间情感突显文学之美,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在书信、诗词、文章的背后,那些故事和情感,总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有人也不赞同现在这种以传统文化博眼球的综艺节目。但让观众在电视荧屏上邂逅“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