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言文阅读 把握规律 巧解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等,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内容,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考试说明”是这样表述的:“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要求包含着以下两层意思:一是考“常见实词”,即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在中学课本中经常涉及的实词,偏僻难懂的实词不在考查范围之内。二是“理解……在文中的含义”,说明并不是单纯考查字典中的释义,而是考查这些实词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语境义,要结合上下文作判别,不要死记硬背。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文迁移法。

中学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词,平时练习中也会接触到大量实词,熟记这些实词的义项,在阅读时自觉地迁移学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词理解的正确率。 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解析: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取,占领。《廉颇蔺相如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归附。《赤壁之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 乘:登上、登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逃亡的人。《过秦论》。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解析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由也”:笑, 嘲笑。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从事,致力于。答案:C 小结:教材积累是前提,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要想到自己学过

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当然,还要再看一看情况是否相同。总之,教材是本,课外选文是末,所以说牢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建议同学们把各册教材翻看一下,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模拟练习:

(1)2010年江苏高考卷文言文第1题“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 归:( )”,此句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相似,此句中“归”解释为“ ”。 (2)2010年全国卷文言文第1题“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此句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似,此句中“报”解释为“答复,回复”,

二、上下文语意推断

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往往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作出选择,前因后果、上问下答、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常常都是判别的最好依据。 1.依据因果关系推断

例1:(06全国卷Ⅰ)其(何远)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

例2(2009年苏锡常镇调研卷)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将摭其罪 摭:拾取,搜集 .

例3(08广东卷)或问访(周访,人名)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解释加点的字:( ) 士以此重之 .2.依据对话推断

例:(05年台湾国文考题第4题)(曹植)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倩人”一词,从上下文意推敲,其意应为:( ) (A)请人代笔 (B)模拟他人名作 (C)文章讲求漂亮辞藻 (D)文章有女性阴柔之美

例题分析:“倩人”一词虽为冷僻,但出现在太祖的问话中,我们可以依据曹植的答话作出推断。曹植说:“我开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但请父亲当面试试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要‘倩人’呢”意在陈说自己有非凡的文学才能,文章一定是自己做的,由此可以推知“倩人”是“请人代笔”的意思,即选A项。

练一练(1)(07天津卷)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判断红色(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乐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 .练一练(2)(07四川卷)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jí 止,止息)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 .

解释红色(加点)的字: 未有争引咎归己者 咎:过错 .3.依据内在逻辑关系推断

例:(07年全国卷Ⅱ)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人.名)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 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

例题分析:此语段中安重荣认为晋高祖的态度是“屈中国以尊夷狄”,是“晋万世耻也”,因而非常愤慨,由此可以推知晋高祖在骄甚的契丹面前的态度应该是恭恭敬敬、低三下四,而不可能是对契丹要求严格,所以“谨”应该解释为“恭敬”,此题错误。

练一练(1)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

案 谓 比 干 ....练一练(2)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

文言文阅读把握规律巧解实词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等,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内容,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考试说明”是这样表述的:“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要求包含着以下两层意思:一是考“常见实词”,即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在中学课本中经常涉及的实词,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40ft06b6h1cf865breu5a66i6tmb7010w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