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脱贫致富事迹是扶工作的助力军,也为国家脱贫工程开了好头,下面的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篇一
XX,42岁,中共党员,XX市XX县XXXX乡XX村人,现任XX县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守大山11年,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1500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让绿色蔬菜成为高山乡镇的支柱产业。
“我只是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
8月27日,记者在XX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蜿蜒跋涉,终于驱车来到了深藏在大山里的XX公司“菜蓝子”基地。
所行之处,记者就被漫山遍野的蔬菜所震撼了。“看,那些地里全是蔬菜,有萝卜、甘蓝(又名包包菜)、白菜等。”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蔬菜成熟后,都将送到XX的公司里,集中粗加工后再运向外地销售。
汽车在蔬菜园子里咆哮着奔跑了近二十分钟后,到达了XX农业开发公司。
刚下车,记者便看到该公司门前的坝子里,十多个妇女背着背篓,围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讨论着什么。“那就是我们此行要见的人XX。”工作人员说。
“账单子拿过来我看看,你家里今年不错哦,两个月收入4000多。”XX数着人民币,微笑着跟对面的妇女交流着。
“这还不得感谢你,没得林老板的大力支持,我们这些菜早就进猪圈了。”旁边的妇女跟着附和起来,随即就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我们并没打扰这和谐的一幕,十多分种后,挨个数完钱,这些妇女们满带着微笑和收获离开,XX才注意到我们的到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听扶贫办的人说你们要来采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其实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只是一个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XX说,刚刚那些妇女,都是周边零散的村民,自家种植的甜玉米吃不完,都是一背篓一背篓背过来卖的,只要能变现的农副产品,XX一律收下。
“今年卖了多少钱了?”记者拦住一位快要离开的大妈问道。
“上半年菜卖了几千块,今天来接的账是前几次送来的甜玉米,一共才4000多块,这才好点儿收入,不值得一说嘛。”这位大妈笑着说她叫靳白太,家里种了几亩地的甜玉米,收获后按XX公司安排的时间送过来,现场结算,不用操心卖
不掉坏在地里,这些年,跟着XX公司“有样学样”地种菜,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十分可观的,早就走出了贫困的境况。
送走这一波农户,我们跟随XX到办他的办公室商量接下来的采访事情。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穿着夹克,筒靴上沾满泥土的农家汉子走进XX的办公室。
“你怎么今天才来,你不怕钱跑了啊。”XX打趣的招呼着来人。
“在你这儿怕什么,这两天娃儿要去上大学了,在家里给准备些东西,来晚了点儿。”最后了解到,这个男人叫杨宗波,40多岁,XX乡XX村的贫困户,因为家里有两个学生,这些年为了供孩子上学,家里可以说入不敷出。但自从傍上XX这颗“大树”后,家境变化说成“一日千里”不为过,以前孩子上学都是四处筹钱,现在不仅还完了久债,还小有余款。
“以前确实很难,没什么能变成钱,日子过得很苦。但谁也不想被人天天说是贫困人口,照这两年的收入看,今年脱贫完全不是问题,这完全得感谢林总,他就是我们的
‘靠山’。”杨宗波接过XX递过来的一万多块钱,那憨厚又幸福的笑容,感染着一屋子的人。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底的人”
1993年,XX高中毕业后,便远赴河南砖厂打工。但他对笨重的体力活儿没有兴趣,辗转来到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做经纪人,他敏锐发现其中商机无限,便将经纪人活动流程记录了下来,准备将来回乡创业。2002年,XX联系到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的一位老板,一边负责生鲜配送,一边学习观察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累积了经验。
2003年,XX回到家乡,依靠打工赚回来的经验和资本,结合本地特色,个人投资150万承包土地300多亩,利用XX乡1200至1800米的海拔优势,发展高山无公害反季蔬菜。
“根据在寿光和广州学回来的经验,一开始就施行‘订单农业’的模式,跟周边农户协作发展。”XX回忆说,那时候规模还不算大,所以一切十分顺利,农户赚了,他自己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这时候他便想着扩大规模发展,于2005成立了XX农业开发公司。
“成立公司的这一年,由于不懂种植、加工和管理方面的技术,仅收获期的一个月就亏损了80万元,这一棒差点将我打趴下。”XX谈起往事仍心有余悸。“还好当年打工时结识的广东老板听说后,派出3名技术人员驻地指导了近两个月,救我于危难之时,在下一个收获期的两个月时间里,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更坚定了XX的信心,他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蔬
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百姓发财,公司发展”的目的。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底的人!”XX这样说到。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在XX的倡导下,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帮村产业带动责任,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产前投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合同价回收”的方式,以“订单农业”示范带动XXXX乡五个村2000多户村民,对所有贫困户交售给公司的蔬菜给予40元/吨的额外补助。
“好多贫困户逐渐富裕起来了,都走出了贫困。现在公司帮带的村民中还剩下200多户贫困家庭。”XX说,这200户当中,有21户是深度贫困户,他把这21户当成重点照顾对象,采取“无形股”的方式进行重点帮扶,同时聘用到公司做帮工,加上土地分红等利好,XX有信心在一年时间里让这些农户实现脱贫。
“按件计算,多劳多得。平均一天能有150多元的收入。他们这部分季节性务工的村民每天有将近100人,小计一下,我一年支出的务工费就有80多万。”XX说,选择工人时,他尽量优先聘用贫困户,这样在土地之外又多出一笔不小的收入。
“种菜需要前期投入,贫困户这部分资金从哪里来?”面对记者的疑惑,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