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
在中国古代,通过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代正式形成,一直沿用至清末。对这一制度的评判,今人几乎都持否定乃至通盘否定之见,以为在历史上它从来没有起过踊跃作用。如有的学者说:“八股的考试制度……残酷地愚弄了和腐化了中国的伶俐和聪慧的学者至五个世纪的久长。”它“是专制君主愚民的政策”[1]。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全面论述,容俟改日,本文仅就这一制度一个不容轻忽而又并非小小的作用,略陈己见,作为献给尊重的何兹全先生九十大寿的一份薄礼。
我以为评判八股文取士之制,除着眼于立法用意、制度利弊、直接作用外,还不该忽略一个视角,即将这一制度与明清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毫无疑问,我国古代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文化为极少数贵族、官僚、地主及其子弟所垄断,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十分低的。可是在明清几百年中,却显现、进展了一个突显现象,即广大平民中的一部份人拼命识字、念书,读《四书》、《五经》,慢慢摆脱了文盲、半文盲境界,转化成为士人。关于这一可喜的进步,远的不说,将宋金元的士人数量与明清的士人数量加以比较,即可了然。 据《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四》,北宋仁宗年间行“四年一贡举”之制,全国各地经府州解试,贡举至京师者“恒六七千人”;英宗改成三年一试,贡举名额减少,“四分取三”,当为四五千人[2]。同书载欧阳修“上言”,那时解试“东南州军……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
十人取一人”。由于东南文化进展,西北掉队,如全国取人按高比例计算,平均八十取一,那么可推知那时应举士人约40万[3]。金朝占据北方,士人数量大减。据《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金朝中期最下级的乡试等于虚设,后且罢去;其上府试、会(省)试录取比例多为5:1,而每次会试中试者五六百人。由此能够算出:参与会试者每次2500人至3000人[4];那么参与府试者仅有万人。固然,如考虑到北方经长期战乱,一些汉族士人隐居不仕,士人实际数量应多一些,但可不能有专门大转变,也是能够确信的。南宋情形那么不同。由于未经大的战乱,北人大量南下,文化又比较发达,士人数量显著增加。据《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五》,南宋省试为17人取1人。每一次录取名额据学者研究平均当为474人[5],那么参加省试者约8000人。府州试录取如全按北宋“东南州军”百人取一比例计算,全境应举士人当有80万[6]。也确实是说,南宋与金之士人比北宋约增加一倍多一点。 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四《选举考·举士二》:自元仁宗行科举至元亡50连年,开科16次,每科取士多者百人,少者35人;“旧例……会试三分内取一分”,那么取士百人,参加会试者只有300人。其乡试(等于宋之府州试)比例即便按百人取一计,全国投考士人总数也只是3万人。再看学校。同上书卷六○《学校考·郡国乡党学》:元世祖末年司农司上报全国学校万余所。这或可被引作元重儒学之证。其实情形并非如此。一是所上学校绝大多数应是设于农村,属于启蒙性质的“社学”,远非宋金以来培育、提高士人以应科举的府州县学,因此才由掌农桑等包括“立社”以劝农桑的“司农司”
而非礼部上报[7]。二是即便就少数的府州县学包括书院言,实际生员人数也很少。如据一史料记载:元成宗盛德年间在文化发达的建康路,除路学达64人外,涉及的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其生员多者14人,少者7人,4学一共仅40人[8]。而且同一时期的郑介夫上奏更说“今内而京师,外而郡邑,非无学也,只是具虚名耳”。学校已为虚设[9]。其因此如此,是整个蒙古统治集团重吏轻儒政策所决定的[10]。因此虽元仁宗一度重儒,元朝后期社会风气仍然是“时人翕然尚吏”[11];“今学者仅能执笔,晓书数,其父兄已命习为吏矣”。苏天爵以为这是“天下之通患”[12]。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管是行科举,或是设学校、书院,都很难收到多大实效,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的大势是无法改变的。由此推定其总数应远少于南宋与金之和——80万,当无大误。
可是明清两代的情形就大不同了。
顾炎武曾估量:明末“合天下之生员(秀才),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13]。
清朝秀才,据近人研究,太平天国前任何一个时期大体为52万余人[14]。
比秀才数量多假设干倍的士人,还有参加童试然未考中的童生。 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前童生之数,据近人研究,一个县在1000至1500人,全国总数“可能达到近二百万”[15]。
清末童生,康有为估量为300万人,“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16]。梁启超也估量:“邑聚千数百童生……二十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