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测试卷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3.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D.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4.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试卷第1页,总12页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5.如图所示为射水鱼射水捕小昆虫的画面,它能准确发现水面上方的小昆虫从而射水一击得以捕获美味。请用光学的知识判断,射水鱼“定位”小昆虫的正确光路图是( )
A. B. C.
D.
6.小明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7.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C.人向平面镜靠近
B.竖直下移平面镜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总12页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9.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10.小明把刚买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
11.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经不能形成嗅觉 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C.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触觉
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12.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13.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大小相等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当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P处时,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出现的像为( )
试卷第3页,总1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测试卷带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