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认知心理学S—C—R范式下高校自杀危机干预的对策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认知心理学S—C—R范式下高校自杀危机干预的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日趋增多,引发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进行的深度解析,并根据大学生自杀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深入分析大学生自杀行为的认知缺陷,及时开展有效的自杀危机干预活动,增强对自杀意识的干预能力,对于降低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放弃生命事件发人深思。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杀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笔者对众多自杀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是对诱发性事件的非理性认知。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解读大学生自杀原因,提出对高危人群進行早期介入和干预的对策,达到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目的。

一、高危人群自杀的认知过程

目前,人们对大学生自杀的认识从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表面诱因,逐渐深入到认知层面,并逐渐接受了片面、错误的认知方式是导致大学生自杀恶果根本原因这一说法。心理学对认知的界定如下:认知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特性、联系以及周围事物对自己的意义与作用的想法和观点,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表述为S—C—R,其中S代表刺激, C代表意识、经验因素,R代表反应。这三个阶段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下:感觉器官将刺激加工成感觉材料,经过记忆储存代表过去经验和意识的折射,再经过思维加工成为已感觉材料并赋予意义,最后由思维个体对事件做出反应,就产生了对某一事件的解释,或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预判,这些解释、评价和预判会进一步激活运动系统和情绪系统,从而产生各种行为和情绪。

我们通过案例来分析自杀的认知过程:长沙某高校一名大三学生,中学时一直是优生,进入大学后成绩不理想,导致他出现抑郁倾向,此时又患上肝炎。住院期间该生的情绪非常低落,抑郁状况加重,一度拒绝接受治疗。其间,他在跟医护人员和同学的谈话中流露出悲观的情绪,也有“不如死了算了”之类的话。一段时间后,该生的心情忽然开朗起来,但是,有一天他趁周围人不注意,用粗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该事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阶段,遇到刺激性事件(S)。重大压力往往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诱因。在本案例中,该大学生因成绩达不到预期目标,加之身体原因接踵而至,从而产生自杀的想法。通过归纳,可以将自杀的诱因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杀者出于悔恨、惩罚自己的念头,用自杀行为作为对自己做错事的惩罚,如某生在大学蹉跎年华,后悔悟羞愧自杀;另一种是为了惩罚别人,把结果作为报复手段让对方感到不安和内疚,如某生的父母离异,缺乏对该生的关心,该生选择自杀来报复父母。

第二阶段,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意识(C)进行思维。从案例可以看出,

学生遇到了刺激性事件(S),这时他认为这种挫折是不可挽回的、致命的、不能承受的,产生无助感,形成了心理活动过程中的自杀动机。但求生本能会与自杀动机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为自杀者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此时自杀会成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经历了艰难的选择之后,自杀者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死亡。

第三阶段,结束生命(R)。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自杀者表现出出乎寻常的平静,他们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这种情况不能排除学生心理状态好转的倾向,但是更多时候是自杀者制造的一种假象,是对自杀意志坚定不移的选择表现。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已不再纠结生死的问题,他们开始为了实现自杀目标积极努力,外表的风平浪静只是为了顺利实现自杀目标。

基于以上认知过程可以看出,C(意识、经验因素)在认知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引起学生产生自杀动机的根本原因不是刺激本身,而是学生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即对刺激本身的解释。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在研究中指出:自杀者往往系统地曲解其体验,并且只预期着最黯淡、最悲观的后果。

二、大学生自杀的认知表现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可能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从而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在认知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C阶段,也就是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结合自杀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的认知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失调

大学生自我认知失调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过低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高的自我评价。这类学生在心理上标志性特征就是自我排斥,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穿行,自我建构了一个理想世界,拒绝接受现实生活的平庸,导致极易陷入困惑与迷茫,丧失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心。究其原因,这类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易感性,遇到刺激事件就会降低作为个体的社会需求水平,产生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自杀并不完全是因为刺激事件直接导致的,也不完全因为外在环境对他们关注不够,而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有都有追求卓越的需求,在需求无法实现时他们极易产生自卑感。他们喜欢用现实状况与父母、社会、自我期望进行比对,一旦发现自己没有达到期望,就会在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看不起自己,自我认同感下降,产生忧虑不安、抑郁沮丧、自暴自弃的心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尤其是社会总体评价系统与其自我意志的认知度产生偏差时,这些高危群体不惜牺牲生命,以彰显其自我意志的绝对地位。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的,“自杀与意志的否定相去甚远,它实际上是对意志的极度肯定”。

3.缺乏生命价值认同。

很多选择自杀的大学生认为 “做什么也没有意思”,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一厢情愿的,通常从自己主观意愿出发,抱定非此即彼的信念,例如“我必须考第一名”、“我应该得到大家的关心”等等。这种思维方式使他们把引发自杀的事件作为自己生活和生命的全部,容不得自己有半点错误和缺点,当事情不能按照自己设想发展时,这些学生就会产生极强的挫折感,陷入到情绪的困扰之中而不能自拔,从而漠视生命的价值,往往一次小的挫折就觉得生命没有了幸福和意义。三、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对策

由上可见,要尽可能防止大学生自杀事件,最主要的是纠正学生不合理的认知,让他们面临的压力得到缓解和释放。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重建认知结构,运用压力解释模式、识别错误认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改变当事人不良认知, 从而达到降低自杀率的目的。

1.创设压力解释模式

学生个体对于压力的独特解释是最终决定一个压力源是否会成为致命诱因的决定因素。引发大学生自杀行为常见原因有:人际关系冲突、家庭经济困难、恋爱关系处理不当、学习压力过大、遭到别人误解、严重的生理疾患等。这些诱发性因素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很容易成为自杀的直接诱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创造压力解释模式,缓冲部分学生对压力源的扭曲解释,弱化盲目夸大压力的绝望感。高校心理工作应对症下药,通过其他人对同一个压力的不同解释,打破学生对某种压力的狭窄解释。

2.识别错误认知

认知疗法的代表人物埃利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认为:任何人生来都有一种容易将自我认知歪曲的倾向,认知疗法取得成效的关键是是明确思维错误类型。高校心理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改善由于其认知错误而导致的情绪问题和行为,就要明确错误认知产生的根源。自杀高危人群中往往有任意推断、选择性概况、过度引申等错误认知,让高危人群了解认知错误,是是避免将认知错误个人中心化或过度概括化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心理工作者应帮助学生树立起识别错误认知的意识,帮助他们监察遇到刺激事件的心境,了解自己心境变化情况,识别非理性认知,从而有效遏制自杀意念的产生。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生自杀的认知过程中,非理性认知往往会夸大刺激事件的不利方面,使解决问题的难度大大提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改变学生非理性认知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有以下步骤:(1)端正态度。认知疗法提倡引导学生接纳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会去正视现实,最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2)试探观察。认知疗法主张学生的行为举止应有改变,然后观察别人对他的不良反应,帮助他认识到自己以往观念中不合理的成分;(3)积极暗示。当大学

认知心理学S—C—R范式下高校自杀危机干预的对策研究

认知心理学S—C—R范式下高校自杀危机干预的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日趋增多,引发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进行的深度解析,并根据大学生自杀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深入分析大学生自杀行为的认知缺陷,及时开展有效的自杀危机干预活动,增强对自杀意识的干预能力,对于降低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3lvd2edjw9sc9l3ppnv1xep036fc3019e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