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总结
1、神经元的定义、分类: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
神经元分类:
① 根据神经元数目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因此,称假单极神经元。其中一支突起细长,结构与轴突相同,伸向周围,称周围突,其功能相当于树突,能感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胞体;另一分支伸向中枢,称中枢突,将冲动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相当于轴突。 双极神经元: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
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又可依轴突的长短和分支情况分为两型:①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其胞体大,轴突长,在行径途中发出侧支,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②高尔基Ⅱ型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短,在胞体附近发出侧支。 ②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是传导感觉冲动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其突起构成周围神经的传入神经。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
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是传导运动冲动的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植物神经节内,其突起构成传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终未,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是多极神经元,人类神经系统中,最多的神经元,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
③ 根据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分类:
胆碱能神经元: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酸胆碱。
胺能神经元:能释放单胺类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等。如能释放肾上腺素的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如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等。 氨基酸能神经元: 能释放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
肽能神经元:能释放脑啡肽、P物质等肽类物质,这类神经元所释放的物质总称为神经肽。现在认为神经肽不直接引起效应细胞的改变,仅对神经递质的效应起调节作用,故将神经肽称为神经调质。
2、突触的定义及分类: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当神经冲动抵达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导致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末梢内,促使一定数量的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然后小泡与突触前膜粘合处出现破裂口,小泡内递质和其他内容物释放到突触间隙;进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产生突触后电位。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两种。
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当兴奋通过化学性突触传递时,主要表现有以下6方面特征:
(一)单向传递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即从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神经生物学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