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本教育的文学阅读(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本教育的文学阅读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 杨邦俊 【邮编:443300;电话:18972515131】

【摘要】文学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中人物成长的经历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教育学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精神状态实现的。长期以来,中学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教育怎样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我们在语文人本教育的研究中,经过十多年探索,对中学阶段每个年级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了细微的观察,发现一些规律,又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大量优秀作品,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综合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分时段引导学生阅读,引领学生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感受美好的人性,体验真实的人类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本的文学阅读方案。

【关键词】人本教育 中学 文学阅读 方案

【作者简介】杨邦俊,中学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语文人本教育研究和实践。有60多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0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收入资料索引,2012年出版专著《语文人本教育》。应邀在省内外执教语文人本教育观摩课和作大型专题报告30多场,每次均引起热烈反响。

一、初中阶段的文学阅读

初中,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学生开始对外在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形成自己的思考,开始产生阅读的欲望。在这一时期,应重视学生阅读兴

趣的培养,选择故事性强、内容单纯、语言生动的优秀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我们分年级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学生的文学阅读。

(一)初中一年级

初一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未来的学习充满希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对人生充满梦想,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形成,思想单纯,容易接受新事物,文学教育大有用武之地。但此时学生的语文基础还很薄弱,阅读理解能力还很有限,意志品质较差,自主能力较弱。这一阶段的文学阅读应该以理想教育和兴趣培养为主。

推荐阅读:《红岩》、《居里夫人传》、《人类群星闪耀时》、《未央歌》。 罗广斌、杨益言等人的《红岩》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很多素材取自真人真事,没有夸大的真实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教育力量。小说全力塑造的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学生未来立世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居里夫人是世界杰出的科学家、成功女性的先驱。她出生于被沙俄占领的波兰的一个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奋发精神,凭借超人的勤奋和杰出的天才,居里夫人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两度荣获诺贝尔奖。她的女儿艾芙·居里撰写的《居里夫人传》,回顾了这位曾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感动过世界无数的人,对青年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茨威格是奥地利伟大的传记作家,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共收入十篇历史特写,分别向我们展现了十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十位传主或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的殿堂;或被历史狠狠嘲弄,抛入千古遗恨的深渊。在人类文明群星照耀的天空,学生自然能看清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

鹿桥的《未央歌》,以抗战时代云南昆明西南联大为背景,描写年轻学子生活和理想的故事。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在平静纯洁的象牙塔内,他们彼此引为至友、畏友,有爱有怨、有笑有泪,并交织发展出一段属于青春和校园的故事。书中关于友谊的描述、爱情的铺陈以及对校园精神的探讨,表现了一代年轻学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对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能够增进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这四部作品文字相对较为浅显,但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兴趣对开始文学阅读的中学生非常重要,可能由此开启学生终身的文学阅读,全面改善学生的生命质量。

(二)初中二年级

初二阶段是人生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区,这时学生开始走出童稚,思考社会、人生问题,身体和心理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在学生一生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应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为主。

推荐阅读:《受戒》、《寻找家园》、《失落的一角》、《田园交响曲》。 汪曾祺的《受戒》是一部民俗风情小说,在原始和谐的自然环境里,在小人物的平凡命运和真实人性的生动描写中,展示生活的美和诗意,作品洋溢着对健康人性的热爱和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苍莽浑厚、精洁优美,用一本书写一生,还原了许多琐碎小事和日常感觉,丰富着大历史,人性中恶的一面一再有机会被放大、扭曲。能够引发学生对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进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美国作家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则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与“缺憾”的寓言,令人思索无限。

法国作家纪德的《田园交响曲》,记一个关于人性的自我欺瞒的故事。作者在编织一个牧歌神话的同时,也毁灭了人类可以拥有一个田园世界的梦想。

阅读这四部作品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人性的真实与美好、生命的顽强与厚重、人生的缺失与完美、自我的尊重与关怀,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惊喜、愉悦和激动,会获得一种道德的力量,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

(三)初中三年级

进入初三,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学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思考什么是自然、自身,家庭、亲人,社会、国家,开始有真正的爱,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大爱教育是这一阶段最不能缺失的教育。

推荐阅读:《随想录》、《爱的教育》、《日瓦戈医生》、《红楼梦》。 巴金晚年的散文《随想录》是一部爱的力作。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在特定历史时期最隐秘的心态,把艺术的解剖刀挥向了自己灵魂的深处,与民族共忏悔、与时代同忧患。这种自省、自强、自剖精神,这种自我审判、自我否定、自我忏悔的胸怀,源于巴金的“爱”。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是一部颇有震撼力的小说,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共同面临着爱情与死亡的双重困境,但即使身陷困境的日瓦戈医生仍然呈现出超越一切的爱,有着对于历史和时代命运的承担精神,用对爱的信仰.走出了困境。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小说,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全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这部作品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对民族、国

家的清晰认识,对民族文化的系统认识,能够让学生清楚认识人性的美好与丑恶、善良与奸邪、高尚与卑微,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

让学生在初三时期阅读这四部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高中阶段文学阅读

升入高中,学生进入生命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青春岁月,面临多种挑战,此时学生思想活跃,阳光向上,最需要精神滋养,应该尽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引向道德的高处来设计规划人生,而且应该加大阅读量。我们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综合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需求,设计阅读方案,安排文学阅读。

(一)高一年级上学期

高一上学期,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博爱教育。博爱是人性的最高反映。博爱就是广博的爱,平等的爱,没有差别的爱。爱亲人、爱朋友、爱天下所有的人和物。博爱教育就是教人有同情心、怜悯心、爱心、善心,教人明白什么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教人懂得什么是正义的、人道的,教人知道什么是爱和被爱。中外很多优秀文学作品闪耀着博爱的人性光芒。借助文学的力量,我们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广博与和谐。

推荐阅读:《蛙》、《穆斯林的葬礼》、《黑焰》、《九三年》、《街魂》。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蛙》,是一部深刻反映当代中国人性问题的力作,作品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程,深刻地剖析了国民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阅读这部作品,能够让学生看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生命本原的思考,从而激起一种对生命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来自本源的爱。

回族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深刻揭示了中国穆斯林在与华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形成的独特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阅读这部作品能够让学生懂得我们每个人不但要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民族,而且还要关注他人,关注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弱小的民族,懂得博爱。

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是一部以藏獒为主角的长篇动物小说。不同于人们固有的认识与传说,黑鹤仿佛有着与犬类息息相通的本领,在不动声色地讲述一头藏獒传奇经历的同时,自始至终,保持着对动物生命应有的尊重,让人去感受生命的瑰丽与坚忍,体会这个多元的世界。就在人类的身边,

有很多并行的生灵,所有的生命都在共同分享这个世界。尊重并热爱动物世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九三年》是法国作家雨果人道主义的巅峰之作。小说以法国大革命最激烈的年代为背景,以共和军平息旺岱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代表不同阶级立场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在作者的笔下,人道主义已经超越了某些关于阶级、革命、社会等宏大叙事,而只是作为一种人皆有之的对不懂事的孩子的怜悯的表达方式。

埃及作家马哈福兹的《街魂》,是人类文化史尤其是宗教史的浓缩与影射,小说写得非常细腻和深刻,被称为“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只要阅读这五部作品,学生就能懂得什么是人、人类及其未来的发展,自觉的在自我的发展中扬善弃恶,得以健康成长。

(二)高一年级下学期

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应重视学生内在气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涵养,而哀愁教育是最好方法,高一下学期,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这种教育。哀愁是人性的一种情感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经历挫折、失意时,或者看到不该看到的事物后,往往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一种悲悯、忧郁、伤感、惆怅的情怀。但这种情怀不是单纯的悲哀、悲伤和悲惨,而有一种内在的美在里面,这种美带有哀怜、同情和感动的成分,有一种外实内虚的空灵效果。它是人们由外界事物的遭遇引发的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凝集着人生的智慧。哀愁不是随意而生的,它源于内心,需要静养,源于人性,与道德有关,源于文化认同,需要生成的土壤。一个人心躁气浮,不能静观深思,不会产生哀愁;一个人缺乏良知,不能悯善疾恶,不会产生哀愁;一个人缺乏文化教养,不能融入民族传统,不会产生哀愁。

推荐阅读:《边城》、《额尔古纳河右岸》、《安东诺夫卡苹果》、《莱蒙托夫诗歌精选》。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采用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民情。忧伤的基调给予了作品深入人灵魂的悲剧美,堪称忧愁风格的典范。

迟子建是最懂得忧愁的当代作家,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鄂温克一个弱小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文中充盈着一股悲悯的力量。

蒲宁是俄罗斯最具天才的作家之一,一批农村题材的小说和散文,精雕细刻般地描绘出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农村的生活状态,从心底发出对全民族的呐喊。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

人本教育的文学阅读(1)

人本教育的文学阅读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杨邦俊【邮编:443300;电话:18972515131】【摘要】文学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中人物成长的经历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教育学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精神状态实现的。长期以来,中学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3h8u0xvp510ttd0odw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