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互不嫌弃,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相反,则会使人们打心里感觉吃得不爽、饮得尴尬、聊得不快,坏了整个餐桌的好氛围。这道心理关如若过不了,分餐制便很难向前行。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礼仪文化。但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也要与时俱进,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吸纳新的观念、推行新的做法。只有能够焕发出时代光彩、能够与文明同步的礼仪,才是值得传承和弘扬的文化。
农村推进“公筷公勺”要用好村规民约
日期:2020-04-02来源:铜陵文明网
“吃饭时用公筷公勺干净卫生,我们一家都赞成!”3月22日上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上洋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为2018年修订的《村规民约》增补文明行为方面的内容,获得参会50余名党员、村民代表全票支持。(3月25日 《光明日报》)
推行使用公筷公勺,是此次疫情带来的现实要求,也是餐桌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上洋村用村规民约助推公筷公勺,不失为一种符合乡情、可操作的好方法,也体现了乡村治理的智慧。
推行公筷公勺,既文明又健康,但不能急于求成。推杯换盏、筷来箸往是中国社会普遍认同的待客习俗,大家围坐餐桌前,你一筷、
我一勺,其乐融融,要立马改变这种习惯,推行公筷公勺,反倒不适应。改变群众的用餐习惯也属于村民自治范畴,应该抓住疫情防控的契机,在村规民约中增加使用公筷公勺等内容,把治理权交给群众,用村规民约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约束群众接受使用公筷公勺,并逐渐形成新的文明习惯,这要比行政强制效果好得多。 用村规民约助推公筷公勺也要借势。借势是一种巧妙的工作方法,对于难以推动的工作,通过借势往往容易打开局面。要借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势,在村规民约助推公筷公勺上,让党员干部带头守规履约,给民众打样。以此促进公众的传统观念、文明意识、防护知识、认知水平等逐步转变,争做文明用餐的宣传者和推动者。只要各方齐心用力,不愁文明用餐的东风唤不回。
总之,推行公筷公勺要放宽眼界,要放在村民自治大背景下,找到用村规民约助推的科学方法,从工作探索中找到规律,进而引导村民共同遵守新规、倡导新风,让公筷“夹”出餐桌上的文明,推进文明用餐蔚然成风。
使用公筷公勺是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0-03-26来源:四川文明网
“社交场合讲礼仪,咳嗽喷嚏掩口鼻。”“良好习惯靠自律,随地吐痰要摒弃。”“分食
分餐早推行,公筷公勺更传情。”3月24日,四川省文明办发起“倡导社交文明加强公共卫生”倡议。(3月24日四川文明网)
不用公筷公勺,是当前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一个理性的认知里,使用公筷公勺的初衷是为了防范安全风险,塑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只不过,对缺乏分餐制习惯的现代中国人而言,使用公筷公勺最大的障碍来源于主观上的观念束缚。不论是嫌麻烦,还是害怕得罪人,抑或不愿意打破行为惯性,使用公筷公勺目前还面临着公众参与热情不够的问题。
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将人们联结在一起。对于喜欢吃、讲究吃的中国人来说,聚餐也是一个缩减距离、拉近关系的社交方式。为了表示热情和亲近,一些人非但不愿意使用公筷公勺,反而还喜欢给他人夹菜舀汤,以表达心意与诚意,让他人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好意思拒绝。
面对同样的社会变迁,不同的人在文化和精神层面适应的速度会存在差异,有的人“先走一步”,有的人“慢了一拍”。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如果身边的人都还没有接受公筷公勺,自己突兀地“先走一步”,或许会遭遇尴尬,引发不快。某些“慢了一拍”的人们,可能会进行惯性联想和恶意揣测:是不是有人嫌弃我,觉得我不够健康、干净?是否有人看不起我?
当使用公筷公勺还没有得到消费者普遍的认同时,那些自觉使用公筷公勺的人就会陷入“囚徒困境”——别人都不这样,就我这样
做,会不会得罪人?为了更好地与群体交流,实现社会融入,一些人不得不与自我和解,进行自我调适。
因此,在倡导社交文明、加强公共卫生的行动中,的确应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我们既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说到底,移风易俗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实现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这显然难以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餐饮企业都应积极倡导、推动,共同营造“使用公筷公勺是为了守卫舌尖上的安全,而不是建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