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 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核心是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实现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编制原则:(1)统筹兼顾,适度集中;(2)相互独立,相互衔接;(3)分级编制,逐步实施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收入——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支出主要用于对重要企业补充资本金和弥补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等 从2010年开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交全国人大审查批准 社会保障预算是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1)指导思想和原则 原则:①依法建立,规范统一;②统筹编制,明确责任;③专项基金,专款专用;④相对独立,有机衔接——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公共财政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基金⑤收支平衡,留有结余 2)编制范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分别编制,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 ④社会保障预算 3)编制方法 4)编报和审批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总编制,财政部审核后,由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向国务院报告。待条件成熟时,由国务院适时向全国人大报告。 5)执行和调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得随意调整。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应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6)决算(同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草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总编制,财政部审核后,由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向国务院报告 7、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运行的基本原则,是有关政府预算活动的各种法规制度,是纳税人及其国家权力机关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 8、建立部门预算制度(预算编制制度)
(1)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一本预算中编制。
部门收入预算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项目支出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纳入项目库,编制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结合财力状况,在预算中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在此基础上编制具有综合财政预算特点的部门预算
46
(2)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下两上”的基本流程。
上报部门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草案,提交本级人大并经其批准后1个月后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在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的预算,并负责具体执行。 (3)建立部门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
①统一了预算分配权,实现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分配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②增强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各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的能力,有利于推动部门和行业事业发展;
④增强了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预算法治性约束大大增强,有效规范政府的管财行为、财政的理财行为和部门的用财行为。
9、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方式
自2011年1月1日起
①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教育收费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收缴比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执行。 ②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其他的预算外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
2)收入预算级次和支出安排原则: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
3)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二是有利于完善预算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提高依法理财的水平,有利于源头上预防腐败。
10、预算执行制度
预算执行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我国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目标:将传统的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体系和资金缴拨方式,改为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是:取消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运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1)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对政府财政收入分别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制度,取消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收入过渡账户,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2)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由财政部门根据不同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等方式。
了解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义。一是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二是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即资金下达由原来的层层“中转”变“直达”用款单位和个人);三是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相结合;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
47
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彩购依法制定的集中彩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的行为。
1996年,我国开始进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2003年我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十四、财政管理体制
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是指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2011年修订)
①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②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1)受益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央政府;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 2)效率原则 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 3)区域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4)技术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③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集权原则 2)效率原则 3)恰当原则 4)受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将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将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将一些流动性不强的收入,划归地方政府 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对于收益和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如使用费),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④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3、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2011年新增) 类 型 特 征 代表国家 1)财政联邦制模式 在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的各级政府独立事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地美国、加拿行使各自的财权财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自成一体的体制大、德国、澳大模式。在这种体制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利亚、俄罗斯、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墨西哥、印度等 来实现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力财权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在这种模式法国、英国、下,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日本、韩国、意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财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大利等 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2)财政单一制模式
4、了解包干型的优缺点
48
优点:①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②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权,有利于各地区发展经济社会事业;③有利于地方制定和执行长远规划,保持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④带动了各级财政收入的增长,支持配合了其他领域的改革。
缺点:①体制形式不统一、不规范;②体制的政策目标不明确,财政分配关系的变革财力切割、财权集散而展开;③财政包干制度大多是包死上交中央数或者低弹性增长,中央财政在新增收入中的份额逐步下降。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1980年至1993年历经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是“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 (1)1980-1984 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分灶吃饭体制 (2)1985-1987年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988-19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
(4)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取消了包干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6、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①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②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③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7、分税制的的概念、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了解)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指导思想:
①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②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③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④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⑤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8、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掌握) 1994年改革 确定1)按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确定各级财政的支支出出范围。教材111页 范围 中央固定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2)依据财分为中央税 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收入分中央与地方划分 收入。按税种划地方固定分中央和地方收入:将适合收入 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 近年来的调整完善 1)证券交易印花税:现在中央分享97%;地方分享3% 2)调整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5%——8%——5% 3)将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4)打破隶属关系,实施所得税收入分营业税(不含属于中央营业税享改革: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的部分)、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发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护建设税(不含铁道、各银行总行、气企业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部实施增量分成。现在分成比例:中央60%;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地方:40% 屠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5)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机制。以2003中央与地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超基数部分49
方共享收入: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关代征的部分):中央75%;地方现在中央、地方负担比例为92.5:7.5 25%; 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 证券交易印花税:各50% 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 (3)按统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以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转移一比例确定中后,支付央财政对地方按本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制度 税收返还数额 定。1994年后上划中央的收入如果达不到1993年基数,相应扣减税收返还额 (4)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 (5)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
9、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了解) ①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②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③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10、“十二五”规划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规定(2011年新增)
(1)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 (2)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3)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4)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财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
1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12、.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2011年新增)
①完整性;②对称性;③科学性;④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⑤法制性。
一般性转移支付系数主要取决于转移支付资金总量、地方收支缺口、各地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
13、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分类——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1)均衡拨款—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
(2)专项拨款——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13、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了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 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目 50
)一般性转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