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实用心理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实用心理学》2015年3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敏感期假设 2.漂亮的辐射效应 3.零总和冲突 4.印象形成 5.负晕轮效应 6.挫折侵犯理论 附:参考答案 1.解答:

这一假设认为,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由于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处在这一阶段的人对他人的说服敏感,并且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2.解答:

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像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3.解答:

是指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交换双方完全是竞争性的。 4.解答:

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5.解答:

也叫做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 6.解答:

把挫折和侵犯看成是互为因果,即挫折必然导致侵犯,侵犯也必然以挫折为前提,并且认为宣泄是减少侵犯的有效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Jones和Davis对应推论理论。

2.社会渗透理论如何解释自我展露在亲密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挫折的定义及造成中国家庭挫折的原因。 附:参考答案 1.解答:

Jones和Davis1965年提出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 trait),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在以下两种条件下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2.解答:

Altman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

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即自

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 3.解答:

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在中国家庭中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儿童教养、金钱、社交活动、性生活。 六、论述题

1.试论述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

2.试述自证预言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试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论述HAPA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Model)。 附:参考答案 1.解答:

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从理论上讲经过了以下几个历程:

(1)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即文化对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4个特点:A.选择性,B.相互性,C.适应性,D.不等同性。

(2)跨文化心理学: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也在于找出隐藏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理生活后面的加工机制。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心理学家常常把在一种文化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用在其它文化群体中去,以求找到共同的东西。 (3)文化心理学: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的调整、表达、传递以及渗透与影响人类心理生活方式的学科,它涉及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人与生活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内容。 2.解答: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Darly和Fazio(1980)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林塔尔效应就是自证预言应用的著名例子。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指出: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产生自证预言的现象。 3.答题要点: (1)HAPA模型主要强调社会认知因素在健康关联行为改变方面的重要性。改变健康行为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有基于信念的改变意图,二是这些改变必须在一个有计划的框架之中进行:①风险意识;②行为信念;③自我效能。

(2)\两步走\,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借鉴了有计划行为理论的思路。第一步:计划——把目标转化为意图以及对执行意图的评价。第二步:坚持。 七、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材料一:

戴恩1972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女大学生分别看容貌美丑不同的两个7岁女孩的

照片。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完全相同,都说照片中的女孩曾有某些过失行为,要求大学生们评价这两个女孩平常的行为是否经常越轨。结果发现:对容貌美的女孩的评语偏向于有礼貌,肯合作,行为纵有过失,也是偶然的,可以原谅的;而对容貌丑的女孩的评语,多认为她会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儿童\。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阅读附有作者照片的一些文章,文章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作者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让对照组的被试看不附照片的文章。看完后,让两组被试评价文章水平的高低。结果表明,对作者外貌好的文章评价高,对作者外貌差的文章评价低些。在多数情况下,和外貌漂亮的人打交道,心情比较舒畅,而与外貌不漂亮的人打交道,心里容易产生不太舒服的感觉。 材料二: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莱于1950年用现场实验法进行了一个经典而有趣的实验。他以经济学系的大学生为被试,宣布经济学教授因事请假,由一位研究生代课。同时,给每位被试发一份有关该研究生的资料,并要求课后填写一份问卷,描述对代课教师的印象。

所发资料有两种:一种是柏兰克先生是本校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曾有一年半的教学经验,现年26岁,服过兵役,已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忱、勤奋、敏锐、实际而又果断的人;另一种资料,只是把\热忱\二字换成\冷淡\,其他文字完全一样。

调查结果表明:凡是看过前一种资料的大学生,答卷上多选用\体谅人\、\不拘小节\、\富幽默感\、\好脾气\等字眼,而且在课堂上也愿意主动参加问题讨论,与教师合作;而看到后一种资料的大学生,所作的回答与前面的结果差别很大,多选用带贬义的词汇。

戴恩等亦做过实验,给被试呈现外表美、丑、一般的三种不同形象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定几项与其外表无关的特征,如职业地位、做父母资格、社会职业、快乐程度等。结果,美的得分最高,一般的得分居中,丑的得分最低。 问题:(1)读过材料以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外貌能影响人际吸引力呢? (2)结合两段材料谈谈晕轮效应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比如谈谈在管理领域或教育领域的应用)。 案例二:

小张今年升到大二,大一时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排名在班上前十名之内,平时积极参加春游、远足等集体活动。但是这次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合群。班主任经过了解后知道了他父母双双下岗,家里经济状况突然恶化的情况。

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应对方式?

(2)如果你是小张的班主任,你会建议他采取哪些应对方式?为什么? 案例三:

Mike是一家跨国公司驻华分公司的总裁,他本人喜欢就事论事,针对项目的本身特征分派下属讨论。公司运营不久,他发现他下属的部门经理们(都是中国人)都会提出各种项目之外的问题,虽然或多或少这些问题都和项目本身有关系,但是这些他认为的\细节问题\的争议往往拖累了项目进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他烦恼不已。 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 (2)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有什么影响? 附:参考答案 案例一: 解答:

(1)我们知道,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

639072u2dx47le14lopx1jxus0hkxz00vx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