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
夏志清《中国古代小说史论》《中国现代小说史》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 程章灿《汉赋揽胜》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文化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班马”,后人还经常写这样的文章:班马异同论,或者高低论。 “文章两司马”,一个指司马相如,一是指司马迁. 文章,司马迁比司马相如强百倍,不可比。 司马相如就是一个文人,个性。
一、司马迁
(一)生卒年
出生于前145(景帝中元五年)或135(武帝建元六年),卒于前87(武帝末年)。 司马迁的生年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李长之,有一篇小短文,早十年或晚十年,就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对一些重要人物,比如司马迁,影响后面的好多研究,士人,生卒年存在问题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
(二)名与字
名迁。字子长。扬雄《法言?寡见》、后汉荀悦《汉纪》
(三)家世
《自序》
远绍颛顼时代司天,至周,典周史,然后详细叙述其父司马谈学术渊源与观点。 (1)家族历史; (2)父亲司马谈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学》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各习师书,惑于所见),乃论六家之要指(后人称之为《论六家要指》) 涉及先秦诸子的分派,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天下篇》。 A.司马谈的学术。
B.司马谈的人生理想与对儿子的期望。
(四)简介
1.出生地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司马迁出生于夏阳。即今韩城。龙门距离夏阳还有百里之遥。技术,可以使距离缩短。我们今天对地理的感受与古人是不一样的。地灵人杰,鲁迅评史记的时候,就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体不一样,但鲁迅为何认为有相同之处呢?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一生经历。
(1)20岁以前
“年十岁则诵古文”。
古文,秦朝以前籀(音昼)文写的古书,古文:字体;古文经学。 经今古文,是汉代两个各有学统的风格各异的两个经学派别。讲究师承,不违背老师的宗旨。
(2)青年壮游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司马迁的游与我们今天的旅游是不一样的。关于游,中国古代士人有多种游。心游,旅游,卧游等等。司马迁调查的目的在“厄困”。 生命体验,他有类似的经历,那么他对如孔子之厄困就会有生命的共鸣。
(3)入仕为官时期
①奉使西征巴蜀 ②参加封禅大典 ③接受遗命:“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序》)司马谈 ④38岁继任太史令
(4)致力著述
1)元封三年(前108年)接任其父任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兼任文书档案。其间司马迁还参加了“太初历”的制订。 2)天汉三年(前98年),因李陵而受宫刑。 3)“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 《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53岁写完,60岁去世。
①“愤”字:愤怒。愤,与孔子的愤是一样的。 追溯至孔子。(生)不愤(师)不启,(生)不悱(师)不发。
郁积,怒满。文学是苦闷的象征,通俗的想不开,憋得慌。倾诉;写文章。
②诗言志:言志,如果从诗人的角度,就是主动的写自己的记忆和情志。
已经涉及动力,但更多的是指诗的内容。这个动力是有独特性的。
朱自清《诗言志辨》体现自己的价值。左传里面,就涉及到这个问题,后来的曹丕《典
论·论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不朽,永恒。这个观点,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观点。与庄子是不一样的。庄子认为,人没了,就什么也没了。那些东西对于死去的个体的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③《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未标明其卒年,后人推测,司马迁有可能死于非命。此时史记已经不是完整的史记了。明哲保身,古人活着比我们今人有意义。
二、史记
(一)史记名称。
通称。史记,原来指诸侯国记载史实的文本。无书名,只有目,不确。 司马迁《自序》,已称为《太史公书》。 班固《汉书》亦以《太史公书》称之。
据朱东润先生考证,范晔《后汉书?班彪传》才以《史记》称之,推测说大概出自班、范之间。
(二)史记的体例
1.自序里,提到了体例。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计52万多字。
①本纪是全书的纲,它以王朝和帝王的更替为线索,按年代记载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世家记载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
②列传是各种人物传记,其中所记载的人物,都是“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史记·太史公自序》),也就是品行高尚,卓异出群,有志向、有才干,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
③表分为世表、年表和月表,它按年月顺序,提纲挈领地列举历史大事,以便更清楚地表现历史发展的线索,补充本纪、世家和列传的不足。
④书分门别类地记载典章制度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具有专门史的性质。
2.排列顺序
(1)司马迁在自序中的排列与史记本文是一样的。 (2)与后来的史书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
①虽然后来的史书继承了史记的体例(当然也有变化),为什么设置这样的体例,也有简单的说明。自序,也涉及到史记的结构,他认为与周易有关。 赵翼《廿二史札记》说:“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②《史记》体例,司马迁既有继承,也有独创。世家前人已有。
③表,来源于春秋时期的谱牒。传,是他的独创。
司马迁最大的创新,就是由“记言记事”转变为“记人”,人成为历史的核心。
④右史记事,左史记言。重点在事,和说的,也有人,不是史书记载的重心。
⑤关于列传进一步划分,有各种分法。 有的学者分为人传和事传。
还有的学者(如胡佩韦)按照列传记叙的人物,分为分传(专人),如《孟尝君传》;合传(为生平事迹类似者),如《张耳陈餘列传》、《老庄申韩列传》;寄传(以一人为立,并书他人行事),如《鲁仲连邹阳列传》;杂传(以类相属),如《儒林列传》。 人是中心,有名的人物很多,但只有倜傥的人才写入了史记。
(三)史记的续补
1.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史记》“十篇缺,有录无出”。
张晏注中说遗失的十篇为《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蒯(音kuǎi)列传》,其中四篇由褚少孙补缺。 2.《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记》所出,年止太初,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继撰续,迄于哀平间,尤名《史记》。
3.许多人认为褚少孙是《史记》的主要续补者,但是他到底补缺多少,各人说法不一。 张晏认为褚少孙续补四篇。
姚振宁在《隋书?经籍志考证》中说《史记》缺少十五篇,全由诸少孙续补。
有人认为《傅靳蒯(音kuǎi)列传》文章,格调酷似司马迁,褚少孙未必能写出如此文章。
4.现存《史记》有其他人续补的作品,已非《史记》原貌。但大部分篇目,仍然是司马迁父子写的。至于《史记》的流传与版本,有兴趣可以参考相关文献。
(四)司马迁写《史记》的动机
继承父亲的遗志,是家族的志向。还有青史留名。 写《史记》的目的:《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天人之际”: 冯契《中国哲学逻辑发展史》:天人,古今,是时代的问题。
1.史家传统
(1)史,《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解释为人。后人对史字构型中的“中”字,许多著名文字学者歧解纷纷,并以此推测“史”不同职能。实际上,仅仅从字形来推测“史”的功能并不能说明问题,还是应该从文献上去看史的职能。
(2) 史=巫。
1)古代:人与天是可以沟通的。人人都可以沟通。绝地天通。专职的人,也就是巫。
担任巫的人,身份比较复杂。专职人员。包括人的身份。 2)史官的前身是巫。神职人员,知识分子,要求比较高。 3)职能①沟通天人,制定历法。
②记事功能。记载天象与占卜的结果。 ③文书功能。见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史官的渊源和职责,包括天象天象、天文,与人事密切相关。
2.汉代思想界——以董仲舒为例
司马迁与董仲舒的关系,众说纷纭。
(1)董仲舒:汉武帝时期,一个大思想家。国策、思想,转变时期。 (2)《儒林列传》分化:分为儒林列传和文苑传。 (3)
①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音坟)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②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③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