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诗词的句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词的句法

王明政

诗词的句法和散文的句法相比,既有共性,更多的又表现为独特的个性。例如,律诗大多数全篇避免出现重字,而长短句和古风则没有这种要求,古风基本上用古代散文句法,叫做“以文笔为诗”,也不一味强调对仗。由于古典诗词大多和古汉语相联系,因而有许多句法在现代散文中是见不到的。又因为诗词又有很大的跳跃性、灵活性和意会性,讲究形象、意境和表达效果,所以,即使是古代散文的句法,也和诗词的句法有许多明显的差异。凡此种种,使初学者较难掌握诗词的句法,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现分类列出诗词的各种句法,并举例进行分析,以便于初学者能逐渐学会诗词的句法。 一、复句:

1、并列复句: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等登场。”

2、选择复句: “何如直向人间住,与客提壶踏落花。”再如“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3、递进复句: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4、承接复句: “孤蜂远插白云间,秀竹长松相对闲。”

5、转折复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又“国破山河在”是一个紧缩成单句形式的转折复句,又“听得茭歌人欲近,不知犹隔法华山。”是不用转折连词的复句。

6、解说复句: 如“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都是末句具体说明前一句。 7、因果复句: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8、条件复句: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长生。”

9、假设复句: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倒装句:

1、协韵倒装: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重霄九”原来为“九重霄”,为了选“九”做仄声韵脚而倒装。

2、介宾倒装: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天共”、“月同”原来分别为“共天”、“同月”

3、协律倒装:一唱雄鸡天下白——“雄鸡一唱”因平仄而倒装,

4、意会倒装: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序多处倒装,句意要靠意

会,本意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5、逐句倒装: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本意是“谢他酒朋诗侣,香车宝马,来相召。”

6、定语后置: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百万”是“太行山”的定语。 7、问句前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问句本应在后面

8、因果倒装:莫倚危栏频北望,十三陵树几曾青——后一分句本为前一分句 9、递进倒装: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后一分句本为前一分句 三、省略句:

1、省略姓名字: 鲁(仲)连功未报。 2、省略虚词: 茫茫九派流(于)中国。

3、省略判断词: 今日(是)江南老,他时(是)渭北童。 4、省略动词谓语:雨后复(现)斜阳,关山阵阵(显)苍。

5、省略主语: (我)回首羊城三月暮,记血肉横飞,(英雄们)气吞狂虏。 6、蒙后省略: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7、承前省略: 我亦曾糜太仓粟,(我)夜闻邪许泪滂沱 8、递系省略: 有猿挥泪(挥到)尽,无犬附书(附得)平。

9、可意会的省略:(傍晚)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落日)复照青苔上。

10、多重省略: (我)(向)西北望长安,(望到长安有)可怜无数山! 11、不完全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能确定省略的是什么,类似现代汉语中的非主谓句,但句意展现的画面已构成特定的意境。再如“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也如此。 ·

四、对仗句:对仗属于修辞中的对偶,自上官仪当对律之后,它在诗词中使用较多,所以,现一并列在句法中分类加以说明:

1、工对: 又称正名对、名切对,包括正对、反对,这种对仗特别工稳,对句中各个对应的词不仅词性相同,而且门类也相同,词意相对或相反。如:“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灯火诗书如梦寐,麒麟图画属浮云”

2、宽对: 对工对而言,意为要求宽松一点。如“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急”是形容词,“吹”是动词,但该联对仗亦算合律。

3、扇面对: 又称隔句对,指相邻两联隔句对仗。如“藏宝和珅今安在?流 杯空对邀月台。弄权亦訢昨何归?卜居远避养园斋。”1、3两句相对,2、4两句相对。“流杯”是专有名词,“卜居”是动词,但从语法角度,构词形式上是动宾对动宾。

又如“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拖笑人长安。”也如此。 4、借对: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何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句意中“ 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在语法上,诗人又借“寻常”表古代长度单位的义项来和“七十”相对。是为意借;再如“故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以“杨”谐“羊”对“鸡”,是为音借。

5、流水对:是说上下两句不仅对仗,而且有复句意义上的逻辑联系。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即是表条件的对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表假设的对仗句。

6、回文对:是用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组成的对仗句。如“惜亲由得意,得意遂情亲;新情终会故,会故亦经新。”

7、互成对:指两句互相参照,表达一层意思。如“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英。”

8、蹉 对:又名异类对,与宽对略同如“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中“深”对“起”,“密”对“多”,“少”对“疏”,而词义上本应该“密”对“疏”,“多”对“少”。

9、 联绵对:有两种对法:一是两次连着出现的同一个词,一个做前面的宾语,一个做后面的主语,如“看山山已远,望水水仍清”;二是对仗句中出现相对应的重叠词,如“霏霏敛夕雾,赫赫吐晨曦;轩轩多秀气,弈弈有……”

10、当句对:在同一句中,两个短语自成对仗,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如此。

此外,对仗虽然还有双声、叠韵、连珠、同类对、的名对等名目,但是都可归入上述各类当中,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诗词中的对仗比散文中的对仗要求严格,不能犯“合掌”之忌。所谓“合掌”即上下两对句中出现同义词或近义词。如《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中“朝”和“昼”即“合掌”。

再一点,词和诗的对仗也有区别,总体上词宽诗严。长短句中,前后两句若字数相等,就有用对仗的可能,是不是一定要用视词牌而定。词不象诗对仗一定要考虑平仄,词的对仗还可以在上下句出现相同的字。

第三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元曲中,也有各种形式的对仗句,上述对仗在元曲中多出现过,此外,元曲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对仗形式。有救尾对如张可久《红绣鞋》:“老梅盘鹤膝,新柳舞弯腰,嫩茶舒凤爪……”每句后三个字是对仗的;有鼎足对如张可久《天净沙·湖上送别》:“红蕉隐隐窗纱,朱廉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三句全对仗;鸾凤和鸣对指首句和尾句相对如《叨叨令过折桂令》:“虾儿腰龟儿背,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钩儿形

儿样,烂茄瓜辱没杀莺花寨。”再有象连璧对即前述连珠

对等,从略。 五、互文见义句:

1、两个诗句合起来看,才是一个意义上的单句。如“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2、几个句子参照起来看,才能搞清楚作者原来要说的意思。如“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意为“走过小溪上的桥,拐个弯儿,看见了社林边过去熟悉的茅屋小店”

3、即使连贯起来看,也容易造成错觉的诗句:如“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鸟可食。”前一句意为“战死在城南与郭北”;再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前一句意为“雄兔和雌兔脚都爬搔,眼都迷离”·;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前一句意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山”;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前一句意为“送行的东道主和被送的客人都下马上船”

六、兼语句:“大风吹地转,高浪蹴天浮”中“地”和“天”兼做前面的宾语和后面的主语。

七、处置句:句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往往是诗词中点睛之笔。如“应把清风遗子孙” 八、被动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帘卷西风”是“帘子被西风刮卷起来 ”

九、使动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正愁余”应该是“正使我愁” 十、凑韵句:诗家很少凑韵,不得已时而为之。如“分忧余刃又从公,白羽胡庄啸咏[中]。”“中”为凑韵,在意义上这是多余的字。

另外,词的句子的字数也和诗句有明显差异。诗句不外乎2-2-1,2-1-2,2-2-2-1,2-2-1-2,2-1-2-2,2-2-3,2-3-2几种音顿、节奏的组句方式,而词“长短其句以就节拍”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一字句——又叫一字逗,见《十六字令》起句和《钗头凤》结尾等。

二字句——如:“……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再如:“曲槛,春晚。碧梳纹细……”

三字句——如“波心荡,冷月……”,再如:“晓云坠,宿烟微;无语枕频……”又如:“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

四字句——上一下三的如“……是离人泪……”,前后各二的如:“浮云护月,未放满朱屏……”

五字句——上一下四的如“……有暗香盈袖……”,二一二式的如:“……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二二一式的如:“……有人楼上愁,……”

六字句——二二二式的如:“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前后各三的如:“……又还被莺呼起,……”,上一下五的如:“……甚杖履来和何暮,……”,前四后二

的如:“闹花深处层楼,画廉半卷……”

七字句——上一下六的如:“……更谁劝莺啼声住……”,上三下四的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二二三式的如:“……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八字句——上一下七的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上二下六的如:“……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上三下五的如:“

九字句——上二下七的如:“……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十字句——上三下七的如:“……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十一字句——上四下七的如:“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前六后五的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诗词的句法 

诗词的句法王明政诗词的句法和散文的句法相比,既有共性,更多的又表现为独特的个性。例如,律诗大多数全篇避免出现重字,而长短句和古风则没有这种要求,古风基本上用古代散文句法,叫做“以文笔为诗”,也不一味强调对仗。由于古典诗词大多和古汉语相联系,因而有许多句法在现代散文中是见不到的。又因为诗词又有很大的跳跃性、灵活性和意会性,讲究形象、意境和表达效果,所以,即使是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30na4pkrs6m3qp9xkwe9ersa9pruq00xc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