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B.别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自惭形秽。

C.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D.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2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近日,40岁的杜女士在火车上长时间歪着脑袋玩手机游戏,竟引发脑卒中(即“中风”)。专家称,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导致颈动脉夹层而发生脑卒中。新闻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①那么,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②这也是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③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导致脑血液缺乏或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④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 A.文中的“引发”是动词,“手机”是名词,“这”是代词。

B.“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是偏正短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是并列短语。 C.①②③④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①④③②。 D.文中第④句没有语病。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通过并讨论了文明公约。(“通过”和“讨论”对调) B.国家已经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将“情节恶劣”和“手段残忍”互换)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将“牺牲”改为“放弃”)

D.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4 . (2017年中考天津卷)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7 页

A.峰峦(luán) 馈赠(guì) 迫不及待(pò) B.磐石(bān) 哺育(bǔ) 人声鼎沸(fèi) C.潮汐(xī) 肥硕(shuò) 相得益彰(zhāng) D.轻盈(yíng) 娴熟(xián) 随声附和(hé)

二、现代文阅读

给孩子一片空间 章智伟

①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一个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zhuàn_____写的科学论文《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音》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②蜜蜂只能靠翅膀的振动来发声——生物学界一直这么认为,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上也一直这么认为。但12岁的聂利却推翻了这一似乎已经铁定的“真理”。她通过认真的实验,仔细的观察,用事实证明:蜜蜂不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它有自己的发声器官。

③一个小学生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呢?为什么那么多的生物学家、教授、学者都没有发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样一个事实,而被小聂利发现了呢?这恐怕是与聂利具有一种怀疑与创新的精神有关。12岁的她大概还没有受到太多僵化的所谓“标准”的束缚,她还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敢于怀疑“大人”所不敢怀疑的科学定律。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善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发现了这一真正的“真理”。

④我们传统的教育中,有着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标准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翅膀,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指令。在老师的“精心调教”下,一个个都如从模具中浇铸出来的模型一样,标标准准,规规矩矩。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大多数孩子应有的童趣、想象力早已消磨殆尽。许多孩子根本不会甚至不愿意开动脑筋去积极思考,更谈不上要他们去怀疑、去创新了。

⑤“初生牛犊不怕虎。”聂利的发现给我们的教育提了一个醒:教育需要培养怀疑精神,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前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古斯曼说:“传统教育的诸因素在小学的最初几年里,就yì___制了儿童身上先天的创造能力,在差不多四年的将他们的思想纳入成人轨道的努力之后,到了十岁,在许多儿童身上,那种思考的自发性,那些闪光的想法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兴趣,都已经消失了。”他说得非常对,在我们的标准和规矩的束缚下,有时候孩子们身上迸发出的微弱的一点怀疑、创新的火花也会被大人所谓的“权威”所扑灭。

⑥雪融化了是春天——多么美妙的想象啊!倾听蚕宝宝的呼噜声——多么有创意的构想啊!笔者认为,这是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眼光看到的,特有的耳朵听到的。这的确是大人们所没有的“特异功能”——童眼、童耳、童心!

第 2 页 共 7 页

⑦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在“授之以渔”的基础上还要授之以鱼场,给孩子一片空间。这样,他们将会用他们的童眼、童耳、童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5 .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zhuàn)____写 (2)(yì)___制

6 .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给孩子一片空间”这句话的含义? 7 . 文章第(3)段的画线有什么作用?

8 . 从全文来看,12的小学生聂利为什么能有这么重大的发现? 9 . 文章第(4)段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10 . 文章第(5)段引用古斯曼的话有什么作用?

11 . “雪融化了春天”,“倾听蚕宝宝的呼噜声”这些充满美妙想象的语言多么富有诗意。请你也发挥想象,写出一个这样的语句。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她在作文里这样写道:“从来没有人注意过我。我的生,我的死,都与这薄凉的世界无关。”没有人明白,在这颗幼小的心灵中,为何会溢满那么多不可名状的哀伤和绝望。当然,她的老师也一样。

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头,言语不多,虽教学经验极为丰富,但这一刻,却不知道如何与这个年龄相差将近40岁的女孩倾心交流,去告诉她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悲苦。他在陈旧的教案本背面上打了很多遍草稿,把明日要说的话一一罗列出来,整理,像研究一部旷世巨著。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语言苍白无力,软弱得像阴天里的清冷雨丝。

春天的阳光依旧透过窗台,照耀在每个孩子纯真的脸上。所有人之中,她离阳台最近,可还是心如冰冻。她没有朋友,没有疼她爱她的母亲,就连唯一对她稍好的可依靠的外婆,也在前些日子病故了。她的生活一片狼藉。有同学说,她暂住在孤儿院,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她得继续生活下去,得为远去的母亲和外婆坚强活着。可有什么理由,让她继续活下去呢?她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温暖?

他站在宽大的讲台上,以最平和的语调讲完了课,宣布下午外出游玩。所有的孩子都欢呼不已,只有她,静静地眯眼歪靠在窗台上,对着窗外发呆。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一起游戏,分享自己的快乐。她坐在绿草之中,看着天际变幻的流云,怒放的花朵,簌簌地落起泪来。沿着小路,他来到她的身前。她侧脸擦泪后,镇定地叫到:“老师好!”

第 3 页 共 7 页

“怎么不和同学一起玩?”他一边喘气一边说。

“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值得快乐的理由,而我没有。” 他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拉着她的手,走进花园深处。顿时,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远处缓缓涌来,包围了她前行的路。他问:“这些花你认识多少?”

“大都认识。那是迎春,那是瑞香,那是玉兰,那是……”她对这些花名如数家珍。她的外婆生前爱花,因此,她从小受了熏陶。他微笑着,看她在盘点花名时慢慢活泼起来,显然,她在环视花朵的同时,也渐渐沉浸于百花争艳的美景中。当她气喘吁吁地将园中的鲜花点过大半时,他问了一句:“你能把此时没开的花点出几种吗?”她顿时被难住了。园中之花,大大小小,不下百种,却没有一种隐藏着身形,躲避阳光。他说:“明天告诉我,为什么他们都会竞相开放?”

当夜,她想了许久,从外婆遗留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次日,她从季节、温度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向他解说了花朵都会竞相开放的原因。他微笑着听完,递给了她一张纸片。之后,她回到教室,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主动和同学搭话,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组织班里的课外活动,维持课堂秩序……

很多年后,她站在明媚的讲台上,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也带她的学生去看花,点花名。也曾问过一个忧郁的孩子,为什么花朵都会在春天竞相开放?

次日,当那个孩子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她答案之时,她将当年老师给她的那张纸片递给了那个孩子。 泛黄的纸片上,坚定地写着:“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12 . 请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

13 .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 . 请结合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对本文中的老师作简要评价。 15 .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的理解。

三、句子默写

16 .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第 4 页 共 7 页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6)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四、诗歌鉴赏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7 .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点,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作点品析。 18 . 比较本诗和他的另一首《使至塞上》,说一说两诗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五、课外阅读

阅读《郑同北见赵王》,完成下列小题。

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

第 5 页 共 7 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B.别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自惭形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2z5p1f95o9sc9l3ppnv1xep036fj7019c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