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效性教学应切中要害点
历史科目是聚集多少朝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传承国家民族文化历史史实和发展历程,总结人类发展的规律与变迁轨迹之科学。其内容丰富多彩,领域广阔浩瀚。作为我们历史教师就应把握历史人物、事件缘由、组织机构、制度纲领和文化成果这几个角度,尤其是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健全人格魅力,扩大对有效教学的重要影响。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所以,我们在有效性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必须切中几个要害点,努力提高有效性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效益。 一、强化自身素质,凸显人格魅力
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人格魅力对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我们的教育本质好比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意味着我们历史教师同样要提升素质,塑造良好的人格,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潜移默化我们的学生,影响我们的学生,教育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就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功效,就会有“相看两不厌”的彼此欣赏,更会有“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的作用,实现课堂优质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这种人格魅力影响力要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全面提升自身魅力,明确自己的角色与位置,端正教学态度,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主要作用。重视知识信息的积累,勤于问题思考,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有利于有效教学的正常发展。事实上,了解历史的最好办法还是语言文字,通过精炼的语言文字,让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有趣,让更多的学生贴近历史,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激活他们学习历史的情趣。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何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提高。在老师的自身素养、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必须要引领学生大胆地探究古老历史知识,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总结人类创造社会的实践经验。只有全面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大力鼓动学生热爱历史,遵循历史事实,全面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潜能,才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进一步追踪史学、研究历史、发展科学。 二、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大胆反思
学会反思、敢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成功经验。我们记得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曾经说过,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的确,如果人们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其实一位成功的教师成长过程就是经验加反思。看来反思也就很重要了,我们今天用反思来推动有效教学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了。既然反思是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那么我们当代教师何不大胆践行与实施呢?我们所意指的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重新的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检验和确认,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科学判断,以寻找和解决学生质疑点为基本点,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逐步改进,使课堂教学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以此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为历史科的一线教师要把反思当做一种职业习惯,只有率先反思自己,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超越自己、不断进步,真正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正视教学中实际困难有利于促进有效性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采用模块、专题式的编排体系,强化了知识体系,淡化了基础知识,这种编排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基础知识已经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来自农村的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贫乏,加之受所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师资实力薄弱和不重视副科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更加薄弱。在学生基础知识如此欠缺的情况之下,要熟悉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显得非常困难了。新教材的知识容量相对很大,实际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这明显形成当前新型教学中的具体困难。因为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现了脉络化、结构化的特点和叙述知识的体系,以至于教师
在课堂上不得不补充大量的史实,明显地形成一种课时不足,时间有限,学生原本参差不齐,教师难免在开学阶段要查漏补缺,尤其得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凸显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才有利于推进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正常发展。因此,知其难,更应知其所以难,才能把握好历史课堂教学,才能切中教学要害点,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效应。
总而言之,我们在新型教学实施中,强化自身素质,突出人格魅力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才能严格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探索。只有教师勇于大胆反思,才能进一步去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才有益于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进一步去研究历史、发展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