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术型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所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0810 获得授权时间:2006 2.学科、专业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设计、开发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和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理论与技术、现代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号的表示、变换、分析和合成方法,编解码理论和技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检测与估值、导航定位、遥感与遥测、雷达与声呐等。
本学科自198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1986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近年来,学科科研工作围绕智能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空间信息处理、无线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和微波与光通信五个学科方向开展,实时把握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解决国家和地方,特别是行业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3. 培养目标
留学研究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留学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能够从事通信、信息与电子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高素质人才。 4. 主要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方向 (2)数字信号处理方向 (3)空间信息处理方向
(4)无线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方向 (5)微波与光通信方向 5. 学制及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20学分(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75分,非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60分)。 6.课程地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方案给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如下:
~
? 专业素质要求:
要求1:崇尚求实的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坚持学术诚信要求;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循学术署名原则,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合作精神。
? 专业知识要求:
要求2:在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智能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检测与估计、控制与优化理论、通信网理论等学科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求3:了解和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要求4: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要求5: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和文献检索工具浏览与查询技术文献和资料。 要求6:掌握自然辩证法等社会科学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哲学思维习惯。 ? 能力要求(详见:第14条 能力要求): 要求7: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求8: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要求9: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
所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与上述培养要求之间形成的支撑关系(课程地图)如下表1所示。
表1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地图 培养要求 课程名称 1 中国概况 汉语 矩阵理论 数值分析 数理统计 随机过程 最优化方法 变分法与泛函分析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 信息论与编码 现代通信理论 智能信息处理
2 √ √ √ √ √ 3 4 √ 5 6 √ 7 √ √ √ √ √ √ √ 8 9 √ ~ 英语口语 论文写作 公共实验 无线通信新技术 信息处理新技术 统计信号处理 计算机网络理论与通信技术 DSP系统结构 嵌入式系统 FPGA及其应用 语音信号处理 模式识别 图像理解 演化计算 深度学习 多源信息融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 遥感信息处理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学术交流 创新实践 7.课程关系图
研究 方向 无线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 微波与光通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信息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空间信息处理 其他 方向 选修课 计算机网络理论与通信技术 多源信息融合 模式识别 DSP系统结构 嵌入式系统 遥感信息处理 其他课 方向 学位课 信息论与编码 现代通信理论 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统计信号处理 数学 随机过程 矩阵理论 最优化方法 本科课程
信息论基础 通信编码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
~
图1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关系图
8.实践能力标准
要求1:掌握MATLAB语言及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应用(如:信号处理工具箱、图像处理工具箱、通信系统工具箱、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等)。
要求2: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等)。
要求3:按照课题需要,掌握一门硬件研发技术(如:MCU、ARM、DSP、FPGA) 要求4:掌握课题研究需要的软硬件研发平台和工具。 9.实践教学地图
所设置培养环节与上述实践能力要求之间的支撑关系(实践教学地图)如下表2所示:
表2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地图 实践能力要求 课程名称 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统计信号处理 DSP系统结构 嵌入式系统 FPGA及其应用 公共实验 √ √ 2 √ √ √ √ √ √ 3 4 10.课程设置方案: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1.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收集和阅读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习本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前沿理论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8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效果等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答辩。普通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3)学术交流
硕士研究在校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不少于 1 次。每次学术活动要有 500 字左右的总结报告。
(4)创新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是硕士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硕士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依托科研平台,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和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参加各类竞赛和其他创新实践活动。 12.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达到培养方案和授予学位的要求,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有关学位论文答辩按照我校相关管理办法和要求执行。论文选题、规范性和论文质量的要求如下:
(1)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硕士生的优势及志趣,经广泛调研后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范围内确定。选题应能反映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应用意义,以保证论文工作的先进性、创新性及可实施性。
(2) 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升华,是数学分析对物理概念的设释过程,是用实验数据及实际应用对理论的佐证过程,应是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应符合科学论文的体例和语言特点,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逻辑严谨、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层次分明、标注规范,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