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作者:黄举泮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第10期
【摘要】 2014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此掀起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学科素养是一门课程的重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具有基石作用。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对学生法律意识、公民意识、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政治观念、正面思想观念的学科内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本文结合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就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途径和策略作出了统筹分析。
【关键词】 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0-075-02 1. 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定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门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学科理论的知识、技能、心理特征和实践能力等,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是学生素质与人格的基石。传统应试教育中忽略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与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重点探究的教学方向。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其界定包含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理论、课程内容等方面,主要与学生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自我意识挂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赋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新的定义,要求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爱国意识,并拥有独立人格和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
2.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思想政治学科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必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自身精神需求的认识不足,盲目迷信习题教学、应试教学,导致学生的政治思维僵化,不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了出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与其它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具有直接而
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