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偏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综合医改在体制机制方面还需协同推进;
(三)基层服务能力不强、人才引进培养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实施;
(四)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亟待提高; (五)农村无害化户厕提升改造工作推进较缓慢。 三、X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展,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坚守“三统一、零差率、两票制”底线,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把更多更好的人才技术、财力物力、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全面规范地实施十四大项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服务,特别是做好做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
(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卫生健康全行业监督监管,维护公平正义合法的医疗卫生和生育秩序,启动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五)做好健康扶贫退出工作。让所有健康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四重”保障机制,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六)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确保“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复审顺利通过。
(七)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促进“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医养结合等领域。配合推进智慧医院和中医小镇项目。
(八)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提升计生家庭保障能力。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落实“母亲健康、孕前优生、家庭创业”三大工程打造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应对老龄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九)充分调动医护医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薪酬制度、职称等改革,落实按劳分配等政策。
(十)继续加大农村户厕改造的协调和宣传力度,有效提高群众参与率。坚持督导检查常态化。倒排工期,明确完成任务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