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
1、动态植物化学:是指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的量和质是动态的,并遵循时间层次和空间层次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与物种有关,不同物种有不同种质、不同化学成分,且这些不同与植物的个体发育、生物系统发育地位、环境条件、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调控有关
2、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分布特点:(论述)
(1)在植物科属中分布特点:有些植物次生代谢禅位于的分布具有专属性,如
白头翁属植物中仅有白头翁一种含有羽扇豆烷型三萜皂苷;科属亲缘干系相近的植物,尤其是同属植物,常含有相同结构类型的次生代谢产物,五加科人参属中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皂苷;同种次生代谢产物分布在不同科属植物中,如小檗碱在毛茛科黄连、小檗科三棵针中
(2)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分布特点:不同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主要次
生代谢产物不同,如辣椒素只在辣椒生育生长的后期才在果皮中合成并积累;同一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主要此生代谢产物也不同,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含量随着植物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3)不同采收时期的分布特点:植物的同一药用部分在不同采收期,所含化学
成分不完全一样,如胡荽子党果实未成熟时,其挥发油主含桂皮醛和异桂皮醛,成熟时主含芳樟醇、杨梅叶烯;植物不同药用植物部位的采收期不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不同,如根及根茎药用部位,多在秋末春初或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凋谢的休眠期采收
(4)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其含量差别较大,如相思
树树干基部皮的鞣质含量最高,向上含量渐少
第五章资源的评价
论述
一、 药用植物资源的内在品质评价。
药用植物资源的内在品质是利用价值的基础,需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系统进行综合性评价。
1.药用植物资源的化学品质评价
化学成分是资源利用的基础,根据植物体内一成分含量或几类成分组含量与植物组织的质量比关系,进行植物资源的品质分类、比较,并结合这一成分的主要用途,作出资源适用性和实用性价值评价。 2.药用植物资源的药用功效或药理作用的品质评价
药用植物资源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性的特点,在选用其主要功效或药理作用方面进行评价时应适当分类,如药理学作用方面分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类植物等。
3.药用植物资源药效成分的稳定性评价
药用植物体内和纯化后的晶体以及生物体内的状态,结构的稳定性会有很大差异,结果会影响其药用功效的发挥,如一些成分的见光分解。 4.药用植物资源的安全性评价
植物资源具有药效成分的前提是该成分对生物的安全性。植物资源的安全性是保证成分安全和药用安全的入口。资源的安全性应包括两点:一是植物资源无污染,二是内含物成分无毒、无致畸、突变性。 二、对药用植物资源影响有哪些?
1.光强,光照强度会影响到以花果入药的药用植物的产量,光强过强会抑制阴生植物的生长,如人参;光照过弱限制了阳生植物的生长,如甘草。 2.光周期,光周期长度影响植物的开花。光周期会影响一营养器官作为药用部位的植物资源的品质,对于生殖器官为药用部位的植物,就需要适时开花。
3.温度,温度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也是影响体内物质的累积速度和累积量,植物资源品质的累积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高温会加快时间周期的进程,从而影响物质的累积量和转化,进而影响品质。
4.水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分。植物体内的一切生理、生化活动都必须有水的参与才能顺利进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生命离开水就不可能维持。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通透性,抑制植物根系的发育,水分过少,空气和土壤干旱造成植物生理性缺水。不用植物以及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和敏感度不同。
简答题
一、环境决定品质生态的不同。
(1)同种植物因发生可遗传变异而形成适应于不同生态环境的个体群或品种群。(2)同种植物处于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受具体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适宜于一定生态环境的植物资源群体,其形态、生理和生态性状、品质有很大区别,他们将分属于一定的生态型。(3)品种生态型是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但是品质生态型是多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比品种生态型对环境更敏感,反应指标更为细致具体。(4)一种生态因子变化,其品质状况就会发生变化。(5)在强调药材地道性的同时,也应关注其生长发育相事宜,形成其品质特性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物种或群居的遗传多样性大小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其生存适应和发展进化的前提。可以揭示物种或群居的进化历史,进一步分析其进化潜力和未来生命发展提供重要资料。
2.遗传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3.可以更好的了解物种起源、预测种源适应性、估算基因资源分布、进行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确定核心种质并保存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章
1、药用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简答)
(1)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降低;(2)需求的迅速增加加大了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沉重压力;(3)无序的开发利用造成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严重破坏;(4)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意思和协调管理急需加强;(5)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拯救力度亟待加大
2、对药用植物采取的有效生产性保护手段:(简答)
(1)抚育更新:这种手段是药材产地恢复和发展药用植物资源,如封山育林、
保护林药等,就地抚育的特点是要用种类不脱离原有的适生地,资源自然更新和人工护育想结合
(2)合理采收:这种生产性保护手段表现在采收方法、采收季节和采收量三方
面;采收方法是药材的采收除获得药用部位外,还应注意保证药材原动植物
的再生能力,和资源良性循环;采收季节是避开药用植物的繁殖期在主要活性成分积累最高时进行适时采收;采收量是根据其再生能力进行合理采收
第七章 论述
一、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基础研究 1.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抚育的基础研究
(1)资源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药材的地道性,为野生资源抚育基地的确定提供准确依据;(2)生物学研究,研究原生环境下目标药用植物反之特性、种群更新机制、收获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等,为确定目标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抚育方法奠定基础,是野生资源抚育的前提和关键;(3)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注重:生态因子与抚育种群的关系,生态因子重点为光、温度、水及土壤因子。 2.抚育方法学研究
抚育方法学研究是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抚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1)抚育药用植物种群增加的方法;(2)生物群落动态平衡保持方法;(3)最佳药材采挖时期与方法;(4)生态环境保护方法(5)种群生长过程的管理方法(6)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方法等。 3.抚育基地管理学研究
野生资源抚育药用植物基地不仅涉及抚育药用植物种群数量及生长的管理,还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内的系统工程。
简答
一、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抚育的意义与优势。
1.提供优质的地道野生药材,2.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有效保护药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二、野生驯化的主要对象:
1.野生药用植物不能满足需要或者采挖困难,迫切需要人工训话培育,进行栽培生产;2.药用植物生长年限较长,需要量大,必须有计划地栽培生产;3.野
生资源虽有一定分布,但需求量大,不能满足供应的药用植物;4.野生资源尚多,分布分散,采集困难,花费劳力,或野生药用部位产量低,易受环境影响,适当进行人工栽培;5.历来依靠进口,亟待引种或引种成功的药用植物,扩大繁殖,扩大生产满足药用需求。
第八章 简答
一、植物的色素化学结构式分类:
1.类胡萝卜素类:栀子黄色素、胡萝卜素色类;2.花色苷类:玉米色素、葡萄色素;3.查耳酮类:红花黄色素、菊花黄色素;4.黄铜类:高粱色素、甘草色素;5.醌类;茜草色素、紫草根色素;6.卟啉类:叶绿素;7.甜菜色素类:甜菜红色素;8.双酮类:姜黄色素。
二、食用香料植物含香味的部分常集中在植物哪些特定器官?
1.根和根茎提取芳香油的植物:鸢尾、花椒、姜黄;2.茎、叶提取香料的植物:麝香草、留兰香、荔枝草;3.花部提取香料的植物:玫瑰。樱桃、香柠檬;4.果实提取香料的植物:酸枣、草莓、香橙;5.种子提取香料的植物:山杏、茴香、芹菜;6.树皮中提取香料的植物:斯里兰卡肉桂、中国肉桂、川桂。
三、促繁殖曾蛋类型:
1.增加免疫和促进造血类,如当归、枸杞;2.增精、增卵类,如刺五加、杜仲;3.兴奋性机能类,如人参、黄芪;4.雌性激素样作用,如香附、百合;5.雄性激素样作用,如冬虫夏草、枸杞。 四、防霉抗氧化类型。
这类药物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防止饲料发霉腐败变质和阻止或降低饲料氧化,提高饲料稳定性,延长贮藏时间作用。分为:1.防腐类:如白鲜、石榴、射干;2.抗氧化类,如茴香、甘草、五味子;3.抗致病菌,如龙胆、芦荟、黄连。
论述
一、 植物源农药的分类: 1.植物源农药按作用对象来分
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植物源除草剂。杀虫剂可分为:1.1胃毒杀虫剂:苦参碱。1.2触杀性杀虫剂:假木贼。1.3昆虫生长发育抑制剂:苦楝。 2.植物源农药按作用机理
2.1有毒物质类:可利用有毒成分毒杀有害生物,如假木贼的假木贼碱;2.2昆虫拒食类:利用植物产生的嫩那个抑制昆虫味觉感受器而阻止其摄食的活性物质,使昆虫拒食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如柑橘中的类柠檬苦素;2.3引诱和驱避类:有植物产生的对特定昆虫具有引诱和驱避作用的活性物质,引诱害虫,聚而歼之,如丁香中的丁香油引诱东方果蝇;2.4植物昆虫激素类:由植物中提取的昆虫激素类似物,具有破坏昆虫生育的作用,如印度菖蒲根中的细辛脑阻止雌虫卵巢发育;2.5植物调节物质类:植物产生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如肉桂树中的肉桂酸;2.6植物抗性物质诱导类:使植物诱导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如豌豆中的豌豆素。
二、植物源农药的研发途径: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生物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第二是活性成分的结构改造;第三是发现先导化合物,发现把目标,合成帅选新农药。
1.植物源农药的直接开发利用
(1)首先对植物资源及其中所含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调查研究,评判是否具有直接开发利用的价值。(2)其次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把活性成分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来,再根据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提取溶剂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剂型。(3)在植物源农药投入批量生产、进行大规模田间师范阶段之前,对其进行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4).应用研究应注重防治对象的确定、施药方式和剂量、抗性的风险评价以及延缓抗性措施等。
2.活性成分的结构改造
主要针对结构比较复杂,目前尚难以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分子进行改造,目的在于提高活性,降低毒性,或者改善其他性能。
3.发现先导化合物
发现先导化合物是植物源农药研究的重点,从天然存在的化学品中获得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特点:高活性,新的分子结构类型,结构简单、可塑性强。
4.植物源农药的复配剂研究
第九章
1、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简答)
(1)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2)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3)
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调查;(4)药用植物资源的更新调查 2、植物群落的调查内容有:(简答)
(1)植物群落的名称:一般根据群落中优势种类命名。若群落中出现成层现象
(上、中、下),就各层中取其优势种命名,同层中种名与种名之间用“+”号,异层用“—”;
(2)多度:即某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a:记名记数法 某种植物的多度
=该种植物的个体数/样地中全部植物物种的个体数目*100% b:目测估计法;
(3)盖度和郁闭度
3、多度(密度):即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
4、盖度:植物(草木或灌木)覆盖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郁闭度:指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以小数来表示 频度:即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5、样地调查都有哪些内容:(简答)
群落类型、外貌特征、群落动态、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土壤及被层特点、突出生态现象、人为活动影响、海拔高度、主要层优势种 6、物候期:指调查时每种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 密度:指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物种的个体数目 7、胸径:指乔木从地面算起1.3m高度处的树干直径
基径:指乔木树干距地面30cm处的直径 8、地下器官的自然更新调查方法:
(1)定期挖掘法:是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挖取地下部分,测量其生长量。经过多
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准确判断年龄的植物,如一二年生的草木植物
(2)间接观察法:又称相关系数,,由于大多数要用植物的地下器官和地上器
官的生长存在着正相关,因此可以找出它们的相关系数。这样只要调查其地上部分的数量指标,通过有关公式即可推算出地下的年生长量
9、刺五加M(kg)=N(1.12h-37)/1000 h>100cm (N=单位面积株数,h=株
高)
10. 实验B楼前面树林
(1)、乔木:拧筋槭1棵 高8.7m,直径13cm (2)、灌木:榆叶梅8株
(3)、草本:回回菜1株、榆树2株、杂草若干 (4)、照度:对照:401*100LX 林下:679LX (5)、郁闭度:0.9
(6)、命名:拧筋槭-榆树-回回菜+榆树+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