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学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学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1]更充分的就业需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而更高质量的就业通常意味着合理增长的劳动报酬、稳定的工作机会、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体面的社会地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慢就业”现象已悄然兴起,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稳定。因此,本文将从创意产业的就业效应视角探析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问题,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一、关于大学生就业理想的理性分析 (一)大学生求职意愿的调查与结论

本文在对辽宁省六所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共有1016人参与调查,其中有63.6%的大学生表示希望去一、二线城市工作,25.5%的大学生选择在地级市就业,其他城市及地区仅占10.9%。对选取工作地点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84.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及机会,更容易获得体面的职业和理想的薪酬。针对什么是理想工作,按其意愿程度(多选排序)有49.3%的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空间”作为了首要选择标准,其次是“公司待遇好”(为42.2%),然后是“行业发展有潜力”单位名气

(为16.2%)和工作环境(为9.3%)。应届生所选择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电子信息、金融/经济、文化/教育、建筑/设计,合计占比达61.4%。这些行业被选择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而互联网+成为应届生最青睐的行业。这一调查结果总体反映出目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XX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数据显示,85.6%的应届生签约到一、二线城市就业,其他城市仅为14.4%,而毕业生希望在一、二线城市就业的则高达88.7%[2]。同时,《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与前者高度吻合:签约在一线城市的应届毕业生占比最高[3]。由于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快速增长的就业机会,“新一线”已经成为独具吸引力的就业区域。从就业满意度来看,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农村乡镇就业的满意度最低[4]。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成为大学生最热门的就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比大幅上升。以往大学生就业去向最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时代大学生愿意且敢于在新业态领域追求心仪的职业,特别是对就业于大城市的渴望仍然高于其他地区。“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套房”真实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状。基于上述调查和数据分析,当前大学生真实的就业意愿就是想依托大城市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高质量就业。这种择业观有其经济理性和现实基础。第一,从成就需要理论来看,个人为追求卓越,通过努力付出而获得成就,特别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

去做,而且急于获得成功。而成就需要并非全由童年经验预先决定,它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5]。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则是成就需要较高的群体,喜欢追求高层次的目标。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个人发展空间大,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地域的首要目标。同样,社会知名度高,薪资福利好的行业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发展性、成就感和价值感,也因此大受大学生的青睐。第二,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学历越高意味着大学生在教育成本方面的投入越高,相应地对就业单位的薪资福利、发展空间及其他需求自然会要求越高,如何实现教育投入回报最大化则成为大学生择业所考量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因具有相对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实现教育收益最大化,因此对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6]。换言之,大学生首先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就业,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要实现教育收益最大化。这种就业选择当然是一种符合现实的理性行为。第三,从传统思想的角度看,我国自古以来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上大学=好工作=出人头地”,早已成为社会家庭的固有思维模式和美好愿望。“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稀缺资源,处于社会金字塔的顶层,被誉为“天之骄子”。因而成为社会精英,以获得社会尊重和体面生活,也就自然成为当今多数家庭全力供养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的主流选择。在“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作用下,每个大学生及家庭都会对受到高等教育后的就业有相当高的期望,都迫切地希望用更好的就业来证明“上大学”是值得的、正确的。因此,许多大

学生以在大城市工作及受人尊重、收入高的职业为追求目标,有的甚至宁做稳定体面的“白领”,也不做一线高薪的“蓝领”。

(二)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现实矛盾

随着我国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最主要的渠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化和灵活性,打破了大学生的传统思维和就业模式。目前就业市场难以再按照精英教育时代的传统观念提供充分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位,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尚有巨大的差距。第一,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量远高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量,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20XX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由114万增加到795万人,而20XX年将突破820万人。20XX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了1500万人,同时农村转移劳动力约300万。根据测算,在现有经济增速的基础上全年只能新提供就业岗位1100多万个[7],与新增劳动力之间尚有400多万个岗位缺口,就业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同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以及归国留学人数的大量增加,使就业市场已达到超饱和状态。更为不利的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优于服务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量大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量,导致大学生出现技术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第二,企业粗放型经营导致人才使用低端化,大学生难寻就业空间。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采取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重企业规模发展,轻产品质量与品牌,对产品研发投入较少,科技创新能力弱,因此普遍选择走依附型发展道路。这种依附型企业的产品生产过分依赖国际市

场,不仅使国内市场需求日益萎缩,而且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只能使用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这种依附型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难以形成自主品牌,直接导致企业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经济多以制造业为主,且处于全球经济链低端,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低成本优势来发展。企业需要最多的是实用型操作工人,而为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则相对较少。因此,在这种特殊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就出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第三,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错位。现阶段就业市场所出现的“企业聘人难,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尴尬局面,就是多数高校专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造成的。高校缺乏战略眼光及对市场需求的预判,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仅局限于当下形势发展和自身现状,使得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很难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或就业不足的风险。第四,大学生自身择业定位失准,导致摩擦性失业增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发展的要求较高,但眼高手低,不能胜任自己理想的职位,需要岗位重新转换[8]。另外,大学生对心仪的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资期望值过高,理想薪资与实际待遇之间的落差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这些都是目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二、创意产业就业效应与大学生就业理想的耦合性分析创意产业具有传统产业难以比拟的优势,现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引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大学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大学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1]更充分的就业需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而更高质量的就业通常意味着合理增长的劳动报酬、稳定的工作机会、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体面的社会地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2aob2a3y73jk4h7sglc72h8v7sa9700vj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