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毕业歌》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珍惜时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讨论、感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理解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
掌握空拍和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并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演唱时注意感情的运用。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2.教师采用感受体悟法,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让学生试唱歌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引出作者并提出《毕业歌》。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大家说的没错,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
(二)感知歌曲
1.教师介绍作者聂耳及相关作品,学生记录并认真思考记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聂耳是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作品繁多例如:《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还有《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等等都是他的作品。)
2.教师播放音频《毕业歌》,学生初次感受歌曲,跟随音频拍手跟着打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分别是什么?(进行曲速度、积极进取)
4.教师领读歌词,学生齐读歌词,继续弹奏歌曲《毕业歌》,学生再次感受歌曲。 (三)深入学习
1.教师弹奏歌曲《毕业歌》,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音乐节奏,学生通过聆听和哼唱旋律可以发现全曲多出现休止符,附点音符以及切分音节奏。
3.教师弹琴,学生跟随教师演唱谱子,演唱带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句子,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复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知识。
(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解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问题,学生讲解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用法和唱法。
(2)学生小组内自由演唱,解决切分音问题,学生讲解切分音的用法和唱法。
4.教师弹琴,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 歌。
5.集体齐唱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教师再次辅导指正。 6.集体继续齐唱歌曲,教师电子琴弹奏歌曲,学生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升
1.为歌曲加表演动作、配伴奏,教师演奏电子琴,学生唱歌加表演动作。指导学生轻声、按节奏表演歌曲。然后跟伴奏声唱歌词,反复几遍。
2.教师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地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分组、个别等形式反复练习。师生评价。学生继续表演歌曲。
(你们唱是会唱了,但是你们再跟着琴里的伴奏音乐内容再进行一块表演,大家愿意吗?应该把这首歌曲描述的内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好不好?)
4.播放伴奏音乐《毕业歌》,学生跟歌曲内容再次进行一块表演。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毕业歌》,通过动作的创编让你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励。
2.课后作业:希望通过今天的歌曲学习和表演,要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好学习,热爱集体。
教师资格证面试 经典教案 超值推荐-初中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毕业歌》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