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鲁教版选修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节 剖析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

1.由于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防治的措施是( ) ①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②依靠发展经济

③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 ④依靠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防治灾害既要从灾害本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入手进行预测,又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2.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是纯自然问题 B.自然灾害的原动力是自然固有的,不可避免 C.大地震的前兆和余震说明灾害有突变性 D.不同次的自然灾害间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

解析:选B。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某一原生灾害的发生会诱发一串灾害链;地震前兆和余震说明灾害的渐变性。

3.下列灾害总体上表现为渐变性特征的是( ) A.暴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沙尘暴 D.地震的爆发

解析:选B。暴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沙尘暴、地震的爆发,它们具有突发性特点,表现为突变性特点;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具有渐变性特征。

4.下列灾害中与干旱相关联的是( )

①蝗灾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水土流失 ⑤荒漠化 A.①② C.①⑤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与暴雨有关。 5.能够抬高洪水水位的人类活动是( ) ①堤坝束狭河床 ②修建水库 ③流域内砍伐森林

④在河流两岸修筑定居点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选D。堤坝束狭河床会使流域变得狭窄,导致水位升高;流域内砍伐森林也会使水位抬升,修建水库会调节水位。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3月6日报道,一组探险游客在到达智利比亚里卡火山顶时,火山突然喷发,吓得游客们尖叫着离开。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的喷发具有周期性 B.火山的分布具有规律性 C.火山喷发属渐变性的自然灾害 D.火山喷发常形成洼地地形

7.火山喷发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和台风 B.风暴潮和泥石流 C.泥石流和地震 D.滑坡和寒潮

解析:第6题,火山根据活动特征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只有活火山喷发具有周期性。火山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形式,其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喷发物在火山口常形成火山锥。第7题,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现象,常常诱发地震和滑坡,同时火山喷发使山顶积雪融化也能产生泥石流。

答案:6.B 7.C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8~10题。

8.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旱灾、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旱灾 C.旱灾、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旱灾

9.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④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10.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第8题,根据灾害的持续时间,地震是瞬间发生的灾害,①是地震。火山喷发可能持续几小时或更长,②是火山。洪涝灾害是持续性降雨导致的排水不畅,河道决堤等灾害,可持续几天或更长,③是洪涝。干旱是长时期的土壤、空气缺水现象,可持续几个月或几年,④是干旱。所以B对。第9题,结合前面分析,①是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A错。②是火山,目前基本可以进行有效监测,减少灾害损失,B错。③是洪涝,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C对。④是干旱,主要带来农业减产,造成财产损失,不会有大量的人员伤亡。D错。第10题,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蝗灾属于生物灾害,蝗灾的形成与气象灾害关系密切,洪涝和干旱能够影响生物发展条件,形成生物灾害;火山、地震是地质灾害,与蝗灾发生无关。

答案:8.B 9.C 10.D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自然灾害 死亡人数 火山爆发 0.72万 地震 15.1万 水灾 17.3万 热带风暴 74.5万 (1)写出在成因机制上有联系的自然灾害: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明显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试分析热带风暴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原因。 答案:(1)火山爆发 地震 热带风暴 水灾 (2)致灾因子强度。

(3)热带风暴影响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密度高的中低纬度地区,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1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回答问题。

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沼泽成为很大障碍,分析该地沼泽形成的原因。并说出东南亚多发的自然灾害(至少三种)。

解析:读图,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暴雨洪涝多;岛屿东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造成河流下游溢水、积水;海啸或风暴潮多发,导致海水淹没沿海低地。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等;有气象灾害,如洪涝、台风等;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暴雨洪涝造成河流下游溢水、积水;海啸(风暴潮)多发,海水淹没沿海低地。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等),气象灾害(洪涝、台风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

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甲图到乙图,洪水高风险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________图。 (3)从图中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并揭示自然灾害的本质。

解析:该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承灾体(洪水高风险区环境)和灾情的影响。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引起承灾体的变化,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乙图中居住人口增加,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就会“放大”区域灾情。自然灾害的本质是人地关系冲突。

答案:(1)在洪水高风险区,居住人口增加,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 (2)乙

(3)洪水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当人类在河流两岸、河漫滩上修筑定居点,扩大耕地面积,用堤坝束狭河床、保护家园的同时,也人为抬高了洪水水位,增加了洪水灾害的风险和灾情。自然灾害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的冲突。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鲁教版选修5

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由于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防治的措施是()①依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②依靠发展经济③依靠社会科学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④依靠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A.①②C.①③B.③④D.②④解析:选C。防治灾害既要从灾害本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入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27ej963qe9kfa2517te4mn0g1mmhw00jk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