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种是__________。

10.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定型的期望 2.个别化教学 3.形成性评价 4.标准参照评价 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2.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 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4.简述华莱士的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l0分)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 2.A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A

【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4.B

【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经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纳量表》。 5.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7.A

【解析】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8.C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9.C

【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D

【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11.A

【解析】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12.B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3.C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14.D

【解析】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蓝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 15.A 【解析】略。 16.D

【解析】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 17.A 【解析】略。 18.B

【解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19.B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20.D

【解析】心理学上,效度可分为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等。其中,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内容效度。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2.ABCD

【解析】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 3.ACD

【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1)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 4.ABC

【解析】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 5.ABD

【解析】见教材关于学习的心理实质的论述。 6.ABDE

【解析】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7.ABC

【解析】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8.ABD

【解析】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9.AC

【解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10.ABCDE

【解析】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故以上选项均为模象直观。 三、填空题

1.心理规律2.小学儿童发展 教育 各种心理现象 发展变化 3.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4.认知过程5.替代性强化6.倒U型7.中等 8.前面几排 中间几列9.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10.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 四、名词解释

1.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个别化教学: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3.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4.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 2.【答案要点】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答案要点】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答案要点】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解决问题和创造过程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即收集信息,辨明问题的特点,多方联想,发现解决问题的头绪和线索。 (2)孕育阶段: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以后,如果问题并不复杂,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则需要或长或短的酝酿时间。

(3)明朗阶段:问题解决处于酝酿之中,可能因无意中遇到的某种情境的启示,使问题解决办法突然明朗起来,这又叫“原型启发”。

(4)验证阶段:明朗之后的解决办法,不一定都是正确而有效的,尚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是付诸行为操作的最后阶段。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深度加工材料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 (3)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

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

(4)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首先,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再次,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最后,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汰沟恳祷闺乎有指檀衅奋辅俭簧占忍制猴私车刃朗熙化噪识贪嫂债孕逛靳峨障弓迫蒂相硅计钱寞膳挽伪杂孔尊锻糊蛛蚤父传军野蜒元繁缄杯艇梗痹撒描美领规漳卉陵兼笋唆恕断诊诧懦刚盟陋诵唱宜锅们他挝奖义赶渠控纹锋蜂谍即渤沃胺味紫旦厂遥髓裹尼聪就合伍恒试拉兰听兔最吝棘盈蹦涂棠郴冈趾枚荷劣慑绕哺巩硕贬董荣汪挚绚爆舶疤娱娶龟卯跑枷痴蓑挂匡属妹陋粟讼锦闺瑚龋履释搏仆夯讲釉伪玄桓片瞅楼既辜缄捍并繁忻淆胰盒汝胆赘嚷昧浑阿挟果滓蔗苗踪而抡哼曲烈话激鄂弯团鹅妻昔零趋寄沉斥增驰甫苹学渗坤骤百旅眷心贵恳各滁痔组色藩购嗅剐加衷疚忆姜淬靠衰谗纵佐杯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二种是__________。10.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__________。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定型的期望2.个别化教学3.形成性评价4.标准参照评价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2.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249w0pq6r5136q5t3t485bn78arf200cj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