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饲养方法,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小鸡要如何饲养呢小鸡指的是刚出壳的雏鸡,一般从出壳到六周龄都是属于育雏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要精心饲养管理,因为小鸡刚出生,绒毛稀少、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消化系统功能弱、抗病能力低等,因此很容易受到环境、气温、饲养等因素影响到小鸡的成活率,所以在小鸡的育雏期期间要抓好各方面的饲养管理,提高小鸡的成活率:(一)开食初生雏雉初次喂食称开食 , 雏雉出壳24小时就应用玉米或碎米以温水拌均匀地撒在塑料布或浅加饲槽内作为开食。第二天用2/3玉米粉或碎米,1/3全价料饲喂,第四天全部用全价料饲喂到1个月。以后可用自配饲喂到2个月。 (二)开水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 开水, 一般雏鸡出壳后,毛干3小时可给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开水 并来连饮3天,以消毒肠道后才用常水作为饮水。饮水要清洁,水槽要经常清洗,以保清洁 (三)开青
雏雉第一次喂饲料称开青,雏准2-3日龄后,可开始投喂干净切碎的青饲料,可占饲料总量10%左右拌入日粮中饲喂,也可单独饲喂,不宜过多,以防拉稀,随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到20-30%。(四)开荤雏雉初次投喂动物性饲料,称开荤 。雏准第一次喂食初几天内可用蒸熟折鸡蛋(每100只雏雉一个鸡蛋)碎拌于饲料中饲喂作为开荤。7-10日龄后可在饲料掺3-5%的优质鱼粉(淡)以满足雏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五)饲喂次数
开食后1-3日龄,每天饲喂6-7次,3-7日龄后,每天5-6次,7-30日龄,每天5次,1个月龄后每天4次。 (六)温度、密度、光照和通风
1、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_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2、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一60只平万/米,10-20日龄30-40只/平万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万米,43-60日龄10-20只/平万米。
3、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万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准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
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七)育成期限 雏雉饲养到60日龄就进入育成期。这时公雉的体重可达3市斤左右,母雉可达2市斤左右,除选为利公雉和种母雉的鸡外,其余者可划入商品肉用仔雉饲养,按期出栏做种用的雉鸡可按雄、雌进行分群饲养由育雏期转为育成期时,最好按原来育雏群放养,以免引起动和不安,饲养应以每平万米4-5只为宜,61日龄到120日龄为育成期,以后为成年期1.保温 野鸡苗特别是7天以内的野鸡苗对温度非常敏感,这是育雏的技术的核心,也是成活率高低的关键.保温标准:(1)出壳2天的野鸡保温或保温室内均匀睡觉为准;(2)2天后以在箱(室)内自自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温的一切工作必须以这个标准为中心。如温度太低,小鸡轻则啼叫,重则往热源下相挤打堆,造成挤压死亡。如长时间未调整则会拉白痴冻死、病死;如太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严重时也会造成伤亡。相对而言,温度太低造成的各种伤亡更为常见。养殖中应牢牢掌握保温的实际标准,切不可疏忽大意。特别要提出的是,有些资料介绍保温均以32-35℃为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温由于季节、昼夜及雏鸡的大小不同而不同,硬性规定一个湿度即不科学,也容易造成失误,使初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湿度计上,而忽略了野鸡保温的实际标准,使不少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看鸡施温”,切勿“看表一施温”。2,干燥只有干燥卫生的优越环境才能使野鸡保持良好健康的生长 势头,特别是出壳3天-5天的雏鸡生长速度快,排泄物多,鸡粪堆积垫料 很易潮湿,应勤打扫,注意保持鸡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