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中学 何学林 邮编:528305
电话:13695212969
一、 教案背景
学生通过对《马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明白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篇文章,一想继续引导学生诵读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想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再结合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二、教材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入选的古诗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无论是写景、寓理,还是抒情无一不表现出古代贤人的意趣和志向。本课是作者给同乡马君则写的赠言。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教学时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认识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古今教育制度的改革,从而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努力学习。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 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3、 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4、 通过复述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5、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
①、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②、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③、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
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四 教学重点
1、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执著的求学精神。 2、学习文章对比手法。 五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六 教学过程 开阔视野
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 1、囊萤映雪
* 2、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3、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4、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一 )、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的。(板书课标题)
(二)、 简单介绍作者、课题介绍。(先由学生介绍)
2
1.介绍作者。
宋濂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
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解题:
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 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 东阳的马君则。 (三)、整体感知
1、 分两大组竞读,并互相指出对方读书过程中的不足(字音、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
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要求听读。(注意上述几个方面) 3、 齐读。
4、 自主与合作:解决字、词、句的意思。 5、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难译词语
(四)、分析课文,存疑求援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重点问题: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