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一)典型例题

【例1】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平衡移动 Kw 升温到100℃ 通氯化氢 加氢氧化钠固体 加氯化钠固体 H++OH-,请填空: c(H+)总 c(OH-)总 10-2 mol/L 水电离出的c(H+) 10-4 mol/L 10-7 mol/L 【分析】温度不变时,无论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

离子浓度的乘积都相同。常温下,此值为10-14。

在任何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和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始终相同,即为1:1。

【答案】

改变条件 升温到100℃ 通氯化氢 加氢氧化钠固体 加氯化钠固体 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正向 逆向 逆向 不动 Kw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 c(H+)总 增大 10-7 mol/L c(OH-)总 增大 10-12 mol/L -水电离出的c(H+) 增大 10-12 mol/L 10-10 mol/L 10-7 mol/L 10-10 mol/L 【例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 )

----

A.1.0×107 mol·L1B.1.0×106 mol·L1

----

C.1.0×102 mol·L1D.1.0×1012 mol·L1

【分析】本题以水的离子积为知识依托,考查学生对不同条件下水电离程度的认识,同时考查了思维的严密性。错解分析:pH=12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忽略了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就会漏选D。

+-+-

解题思路:先分析pH=12的溶液中c(H)、c(OH)的大小。由c(H)=10pH得: +-----c(H)=1.0×1012 mol·L1 c(OH)=1.0×102 mol·L1

再考虑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最后进行讨论:(1)若溶质为

+-+--

碱,则溶液中的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c水(OH)=c水(H)=1.0×1012 mol·L1(2)若溶质为

----

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中的O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c水(OH)=1.0×102 mol·L1。

【答案】CD

【例3】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mol/L D. 1×10-10 mol/L

【分析】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

稀释后c(H+)=(1×10-3L×0.1mol/L)/2L = 1×10-4mol/L c(OH-) = 1×10-14/1×10-4 = 1×10-10 mol/L

【答案】D

【例4】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SO42):c(H+)约为( ) A、1:1B、1:2C、1:10D、10:1

【分析】根据定量计算,稀释后c(H+)=2×10-8mol·L-1,c(SO42-)=10-8 mol·L-1,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很快得到答案为B。其实,题中设置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浓度的最小值不小于1×10-7mol·L-1。所以,此题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只能近似为1×10-7mol·L-1。 【答案】C

【例5】弱酸HY溶液的pH=3.0,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范围是( ) A.3.0~3.3B.3.3~3.5C.3.5~4.0D.3.7~4.3

【分析】虚拟HY为强酸,则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c(H)=

1--

×103mol·L1 2+

pH=3+lg2=3.3,事实上HY为弱酸,随着水的加入,还会有部分H电离出来,故 c(H)>

1--

×103mol·L1即pH<3.3。 2【答案】A

【例6】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

A.a=b=100 mLB.a=b=1000 mL C.a<bD.a>b

【分析】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加水稀释过程中盐酸电离出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不会增加。溶液中c(H+)与溶液体积成反比,故加水稀释时,c(H+)会随着水的加入而变小。醋酸是弱电解质,发生部分电离。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未电离的醋酸分子发生电离,从而使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而c(H+)与溶液体积同样成反比,这就使得此溶液中c(H+)受到n(H+)的增加和溶液体积V增加的双重影响。很明显,若将盐酸和醋酸同等程度的稀释到体积都为a,则盐酸的c(H+)比醋酸的c(H+)小。若要稀释到两溶液的c(H+)相等,则醋酸应该继续稀释,则有b>a。 【答案】C

【例7】99mL0.1mol/L的盐酸和101mL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H+)为( )(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 0.5×(10-8+10-10)mol/L B. (10-8+10-10)mol/L C.(1×10-14-5×10-5)mol/L D. 1×10-11 mol/L

【分析】把101mL的Ba(OH)2分差成99mL和2mL,其中99mLBa(OH)2溶液和99mL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这样就相当于将2mL0.05mol/L的Ba(OH)2加水稀释至200mL,先求溶液中的[OH-],然后再化成[H+],故应选D。 [答案]D

【例8】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最接近于( )。

A. 8.3 B. 8. C. 9 D. 9.7

[解析]同种溶质的酸或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约为大的pH减去0.3(两溶液的pH值必

须相差2以上)。 [答案]D

【例9】室温下xL pH=a的盐酸溶液和yL pH=b的电离度为α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则x/y的值为( )

A.1 B.10-14-a-b /α C. 10a+b-14/α D.10a-b/α

【分析】c(HCl)=c(H+)=10-amol·L-1,盐酸的物质的量=10-a×x mol·L-1,c(NH3·H2O)·α=c(OH-)=10b-14 mol·L-1,NH3·H2O物质的量为10b-14÷α×y mol·L-1。根据题意: 10-a·x=10b-14÷α×y,得x/y=10a+b-14/α。

【答案】C

【例10】若在室温下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

A.10a+b-12 % B. 10a+b-14 % C. 1012-a-b% D. 1014-a-b%

【分析】设氨水和盐酸各取1L。氨水电离出的c(OH-)=10-14÷10-a mol·L-1=10a-14mol·L-1 即氨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为10a-14mol,而NH3·H2O的物质的量=盐酸的物质的量=10-bmol·L-1×1L=10-bmol;所以氨水的电离度为10a+b-12 %。

【答案】A

【例11】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c(H+)之比为( )

A. 10 B. 50 C. 5×103 D. 104

【分析】多加1滴H2SO4,则酸过量,相当于将这1滴硫酸由0.05mL稀释至100mL。少加1滴H2SO4,相当NaOH溶液过量2滴,即将这部分NaOH溶液稀释至100mL。现计算如下:

①多加1滴硫酸时,c(H+)=②少加1滴硫酸时,c(OH-)

0.05?0.01?2=10-5(mol/L),

1000.05?0.01?2=10-5(mol/L),

100c(H+)=

KW10?14=10-9(mol/L),故二者比值为104。

??5?c(OH)10【答案】D

【例12】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mol·L-1的盐酸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一半;向②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加入后仍显酸性);③不作任何改变,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②>① D. ①=②=③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酸碱中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及抽象思维能力。

对①加热蒸发,由于HCl的挥发性比水大,故蒸发后溶质可以认为没有,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在②中加入CH3COONa固体,发生反应:HCl+CH3COONa==CH3COOH+NaCl,当以酚酞作指示剂时,HCl、CH3COOH被NaOH中和:HCl+NaOH==NaCl+H2O,CH3COOH+NaOH==CH3COONa+H2O,此过程中被中和的H+物质的量与③相同。

若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pH)为3.1~4.4,此时,部分CH3COOH不能被NaOH完全中和,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为③>②>①。 【答案】C

【例13】以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的氢氧化钠为例,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⑴读数: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

⑵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

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⑷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 ⑸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的外面; () ⑹指示剂用量过多。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及误差分析能力。(1)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会导致标准液读数偏大,造成滴定结果偏高。(1)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使标准液浓度降低,造成滴定结果偏高。(3)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标准液用去更多,造成滴定结果偏高。(4)气泡不排除,结束后往往气泡会消失,所用标准液读数增大,造成测定结果偏高。(5)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的外面,导致标准液读数偏大,造成滴定结果偏高。(6)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弱电解质,指示剂用量过多会导致标准液耗去偏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二)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

A 含H+的溶液 B 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 pH<7的溶液 D [OH-]<[H+]的溶液

2.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该溶液的pH将会

A.偏高 B.偏低 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3.pH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Y=Z D.X=Y<Z

4.pH=2的溶液,其H浓度为0.01mol/L,下列四种情况的溶液:①25℃的溶液、②100℃的溶液、③强酸溶液、④弱酸溶液,与上述符合的有

A.①③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

5.有甲、乙两种溶液,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的两倍,则甲溶液中[H]与乙溶液中[H]的关系

A.2︰1 B.100︰1 C.1︰100 D.无法确定

6.有两瓶pH值都等于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另一瓶是弱酸,可用来鉴别它们的一组试剂是

A.石蕊试液和水B.pH试纸和水

C.酚酞试液和水D.酚酞试液和苛性钠溶液

7.一元碱A与0.01mol/L的一元强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A为强碱,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01mol/L ②若A为弱碱,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01mol/L ③反应前,A溶液中c(OH)-一定是0.01mol/L

④反应后,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大于阳离子的浓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B 溶液中[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 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 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

9.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 mol·L1,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

A.Fe3、NO3-、Cl、NaB.Ca2、HCO3-、Cl、K

+-++

C.NH4+、Fe2、SO42-、NO3-D.Cl、SO42-、K、Na

c(H?)10.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则下?c(OH)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的AG=0 B.酸性溶液AG<0

C.常温下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

D.常温下0.1 mol·L1盐酸溶液的AG=12

11.在25℃时,分别用pH=9、pH=10的两种氨水中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消耗氨水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是( )

A.V1=10V2B.V1>10V2C.V1<10V2D.V2>10V1

12.在25 ℃时向V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aq)10V mL时,溶液中Cl的

物质的量恰好等于Na的物质的量,则a+b的值是

A.13B.14C.15D.不能确定

+-

13.在一定温度下,相同pH的硫酸和硫酸铝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分别是1.0×10

---a

mol·L1和1.0×10bmol·L1,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 )

--、-+-+

A.1.0×1014 B.1.0×102aC.1.0×10(7a)D.1.0×10(ab)

14.有0.006%醋酸溶液,其电离度为10%,假设溶液的密度为1g/mL,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H]=103mol/L B.[OH]=109mol/L

+-

C.pH=4 D.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1010mol/L

15.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

A.107B.5.56×108

C.1.0×1014D.55.6

16.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而且所得溶液显酸性的是( ) A.将水加热到99℃,使水的pH=6.1 B.在水中滴入稀硫酸 C.在水中加入小苏打 D.在水中加入氯化铝固体 二、填空题 17.水的电离可表示为2H2O H3O++ OH- 。已知,乙醇CH3CH2OH也能发生类似电离,写出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知乙醇的离子积常数为KS=1×10-19.10,在乙醇中的Ks相当于水中的________,与pH相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有两瓶pH都等于2的无色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为了对它们作出鉴别,某学生只用蒸馏水和pH试纸,便得出结论,试简述其方法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CH3COOHCH3COO- + H+ 的电离平衡。(要求写出简要操作、现象及实验能说明的问题)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一)典型例题【例1】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改变条件水的电离平衡移动Kw升温到100℃通氯化氢加氢氧化钠固体加氯化钠固体H++OH-,请填空:c(H+)总c(OH-)总10-2mol/L水电离出的c(H+)10-4mol/L10-7m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x6q3ep6q0wacw0f2p46m3qp9xkpa00ym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